“淘课”“学术粉”近来成为中国时尚流行语,一些都市白领把雷打不动的午睡时间也取消了,这都源于美国名校公开课视频在中国网络的空前火爆。
在广州某民营企业就职的郭蕾无意间在网易点开了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桑德尔的公开课视频《公平与正义》,桑德尔设置的脱轨火车司机是否可以为救五个人而牺牲一个人的情境,把她与现场的哈佛学子一起带入了对“道德”的思考和讨论中。
郭蕾很快把这个课程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圈,并在公司内部常常和同事讨论视频公开课上提出的种种问题。
网民们甚至还给一些名师起“雅号”,穿着牛仔裤、登山靴,坐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耶鲁大学教授卡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大仙”。
不仅如此,美国网络公开课甚至开始改变一些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牺牲了午睡时间,坚持每天看一课,热捧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剧”“韩剧”;有人干脆把视频下载到手机上,利用排队、候车、上下班途中等时间“欣赏”。
以网上“淘课”热为标志的民间“充电”行动就此掀起。网友们自发地在网上成立学习小组,“学术粉”也应运而生。
豆瓣资深网友“一只特立独行的猫”还发起了“每天早起一小时,网络公开课天天上”小组。为了响应“早起一小时”的倡议,很多人都在凌晨五六点钟起床,听完课再去上班。
早在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并计划在10年内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
通过网络享受世界名校的课程,得益于一项名为“公开教育资源”运动。每门公开课的制作费用在2万至4万美元不等,全部来自于公益基金的投入。后来,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纷纷加入到免费传播公开课的行列。
这种大学公益精神随着公开课的传播也渐渐在中国传递。一直以来,因为语言障碍,美国名校公开课并未在中国大范围走红,仅仅局限于一些高校。为了能实现“共享”,中国的一些网上翻译组织开始着手翻译课程。
很快,国内网络字幕组的介入使这些课程的传播开始以几何级的形式增长。在中国的新浪微博上,美国名校公开课自2010年底开博不到一个月,粉丝就超过2万人。
上海外贸学院金融专业大二学生张轶喃是“网络公开课课程组”的大组长。作为老资格的美剧译制人员,如今她正带领着150人左右的译制队伍,做着国外名校公开课的中文字幕翻译工作。
她说,参与志愿译制的人员多是高校学生和白领,年龄最小的才18岁。翻译名校网络课程很费时间精力,5分钟的课程,仅完成翻译工作就大概需要1小时。加上校对和后期制作,一节45到70分钟的公开课,需要十几个人工作70多个小时。但志愿人员没有索取任何报酬。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余新科说,美国名校公开课火爆中国网络,首先体现的是“共享”两个字。美国名师绕过知识产权问题无偿向全球提供自己的教学及学术成果,中国国内公益组织自发翻译课程让更多的中国人免费分享世界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最有价值的。
美国名校公开课在中国的流行也引发了一些教育界人士对中国现行教育问题的观照和思考。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说,美国名师以大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入手,如“正义”“道德”“死亡”“爱情”“幸福”等,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思考,这与中国当前一些高校教师“照本宣科”式的古板教学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对他们以后借鉴、改进教学形式和内容提供了范本。
很多学者期待这种东西方教育在网上的碰撞能有更多地拓展,不仅局限在学术领域,也可以发展到文化、科普方面。
王竹立说,中国国内也不乏讲课“名嘴”,如颇受大众追捧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中走红的易中天、王立群等人,各高校也有受学生欢迎、课堂场场爆满的“明星教师”。是不是也可以把他们的讲座或课程也制作成网络视频,并翻译成英文让美国人也领略中国“名嘴”的风采?(记者:郑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