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将于3月12日至13日从北京国际贸易中心首发,之后还将在大连、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六个城市巡回展出。来自英国、法国、荷兰、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将同场摆擂,展开生源大战。
视频:巩万谈应与国外高校达成学分互认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作为教育展的前站,3月11日,2011中国留学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论坛议题包括出国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等。论坛拟介绍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2010》,该报告包括多项认证统计数据,2010年度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合作办学认证以及港澳台地区认证的程序、标准、趋势等热点问题。以下为论坛嘉宾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巩万的发言实录:
巩万:尊敬的会议主席、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提高我国国际化教育水平,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应该说是我们国家首次提出来的。那么每个高校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计划,实际上是要以高校的定位来自主决定的。2010年的11月为了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留学服务中心会同教育部国际司在云南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来自15个省份的32所大学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交流了我国高校与国境外高校进行学分交流、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研讨会的结论有三个,一个是高校国际化,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支持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到国外学习,获得一定的国际经验;二是为确保这些学生交流项目的成功,我们的高校要和国境外的高校达成本科课程学分互认的协议;三是高校希望留学服务中心能为高校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那么从11月份会议的三个结论,引申出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三个话题。就是和国境外高校达成学分互认的议题。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制的问题。第二个是学分互认协议的内容,第三个是我们留学服务中心能做什么。因为前几位演讲嘉宾讲了很多宏观的东西,所以我想讲一些具体的情况。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课程设置和中国高校学分制的问题。我们高校在和高校探讨达成学分互认协议和学生交流协议的时候,可能和美国高校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具体来说一个学生比如说在国内是学习计算机的本科生,他一年以后要到美国高校进行交流一学期或者是两学期。他到美国发现可能有40%的课程和他在国内学习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他在那边学习的可能要包括艺术课甚至还有生物课。一年以后他回到中国要继续后两年的学习,发现还要补齐前一年的课程,在美国的通试课程可能不会被承认。最极端的例子是美国一个大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到美国学习,他在中国高校前两年的学分只被承认5-7个学分。大家都知道世界高等教育的争论问题就是通与专的问题,2001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报告,题目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危机与出路,这个报告倡导发展中国家应该用通是教育取代专才教育。但是通时教育,在我国的高校别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
有一个例子,我们选择了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和美国、英国四个本科课程的对比,都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这四个学生学习的课程专业是一样的,他们的领域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课程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在大陆他的英语课和一般的通试教育课是占22.6%,在英国只有3%,在香港是24%,在美国是34%。第二部分是他的专业课或者他做的专业项目,在大陆专业项目要占到72.9%,英国是72%,香港是47%,美国是37%。其他的选修课大家可以看到百分比,但是可以看到中国选修课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在英国、美国、香港选修课比例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在香港和美国的选修课,实际上是有一定区别的,香港和美国的选修课一半实际上也是很多通试课程的部分。看了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理解,可能中国大陆的学生到美国遇到的困难会多一些,其实包括英国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专才教育,因为他前两年也要做预科课程,是有很多通试教育的。英国虽然本科是三年学制,但是他是13年的基础教育,所以他高中的最后一年实际上也有很多通试教育的课程。所以英国的例子,不能说明它一定实行的就是专才教育。
所以出现上述困难的情况,那么我们国家的高校,现在应该说已经开始向通试教育这方面在走,但是主要还是以专才教育为主导,加上一些通选课程。但是我个人认为全面在我国高校实施通试教育,在短期内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全盘引进美国的通试教育课程标准,可能也不是我们的目的。一般引进课程标准,可能有三种选择,一个是由标准制定机构来跨境执行,比如说像北航的中法工程学院,他是合作办学,完全采用法国的办学标准做一些适合中国的调整。第二个就是由引进机构来作为执行,但是制定标准的机构作为审核,看看执行机构是不是符合。第三我们只引进标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然后进行修订,获得制定标准机构的全部或者是部分的承认。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9条提出的,是要深化较雄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现弹性学分,推进文理交融。这是第一个我想说的。
第二个就是关于中外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五点。第一,课程大纲,每门课程的协议都要包括,每门课程的详细描述。第二每门课程的课时量和难度水平。第三、学校要选用真正的学分制,这个学分制同时要和选课制相结合。第四个就是考评标准,包括成绩评定的等级和它的相应标准。当然了这个考评标准我非常赞成刚才郑教授提到的,这个考评标准,实际上应该以学习为标准。第四个就是对你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机制恐怕你自己评还不行。第五,还要引进一个第三方的评估机构来保证学分互认协议的透明性、公开性、有效性。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留学服务中心的角色。作为一个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一个专门机构,留学服务中心是为促进高校和国外高校之间的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我们提出几个建议,一个我们倡议在国内的高校组建一个关于国际课程的联盟,我们能够提供这方面的经验,共同研究怎么解决课程标准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信息交流平台。第二我们可以提供一项咨询服务。第三我们推荐一个课程标准,同时我们计划要设立一个学生的交流项目。
第一,我们说国际课程联盟,它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国际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共享,鼓励高校之间共享研究成果和它的一些好的做法。去年11月在云南开会的时候,很多学校提出一些非常好的经验。第二,我们可以促进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标准和课程的研发,使质量体系最终与国际接轨。第三,和国外高校建立学分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深度合作的平度。第四,我们希望借这个力量能够促进学生的双向交流,就是不仅要帮助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
第二,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咨询服务机制,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网站,这个网站叫做“世界一流大学网”,是今年刚刚推出的。我们网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我们的学生,无论是高中毕业或者是大学毕业以后直接去国外学习,给他们提供世界一流大学的选择,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选择水平并不是很高的外国大学,应该是选择最适合于他们,并且是能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学校。同时,我们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能够提供相关的指导,我们现在信息库里面有世界上800所大学,提供的都是可靠的信息。另外为了方便家长基本上都是中文版,我们也把著名大学的英文网站链接都链接上。
第三,我们提供一个通试教育课程标准。虽然我们叫做美国的通试教育课程标准,但是它实际上是结合了很多国家的,以美国通试课程为标准结合了相关国家的通试课程成果,出了这么一个材料。这个材料各位都有,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填一下我们的调查表,我们下面继续交流怎么操作这个事情。
第四,希望建立一个在校学生交流的项目,使希望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到一流大学进行学习。
我结束今天的发言,就用大学里面说的一句话,叫做“大学之道,载名明德,始于清明,止于智善”。两年多前我们的前辈已经说清楚,是要以(英文)来评估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