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随迁子女在京读高中”未入北京教育规划纲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5日 10:17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王佳琳)“把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范畴。”昨日发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

  上学以公办校接收为主

  近年来,随着大量务工人员进入北京,他们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他们的随迁子女在京接受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

  《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增强保障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能力,强调“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

  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在此次正式出台的《纲要》中,把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其中,并首次明确提出了“把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范畴”,使随迁子女在首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纲要》还指出,要加强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首都生活的教育,在确保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同时,注重他们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生活习惯的培养,以使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较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接受高中教育”未入纲要

  但在去年10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制订和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在昨日公布的《纲要》正式文本中并未出现。

  ■ 追访

  义务教育

  随迁子女已享同等待遇

  对于《纲要》提出的“把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东城区东高房小学校长张宏昨日表示,该保障早在几年前就已享受到了,并且逐年增加。

  据她介绍,该校学生67%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目前他们与北京本地学生享受着同样的待遇,不但免除了借读费,还免除了课本费。

  “政府财政拨款这几年每年都在增加”,张宏说,她所在的学校属于经济薄弱校,学校发展纯靠政府支持,由于政府财政支持逐年增加,虽然随迁子女占大多数,但学校的经费还是很充足,“政府挺为我们这类学校着想,只要学校有需求,合理的情况下政府就给予支持。”

  ■ 个案

  在京高考

  生在北京难以参加高考

  平平是海淀区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她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她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她出生前,父母就已来京打工,至今整10年。两年前,她到了入学年龄,正赶上政策要求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入学。父母花了不到1万元的借读费,让她进了北京一所公办校。

  2010年,北京免除了学生课本费。平平虽然是随迁子女,但跟北京本地孩子享受到了同样待遇。她觉得自己跟北京孩子没什么区别。

  “孩子现在还小,体会不到区别,以后就会感到不一样了。”孩子单纯的想法让她的父亲悄悄落泪。

  北京“一老一小”医保政策平平享受不到,“外地孩子难道就不生病?”让平平父亲难受的是,他在30岁时携妻来京打工,10年来,每月按时向北京交税1000多元。但这些努力仍然改变不了现状。“流动子女、外来务工子女……”平平的父亲最不爱听这样的叫法,他觉得这些进京工作的外地人应该被称呼为“北京新市民”。

  听说此次《纲要》提出“把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平平的父亲并不是很兴奋,他说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只是政策上些许改变,但实质性的政策一点没变。

  “为什么不能把学籍作为让外来子女在京参加高考的依据呢?”去年10月,平平的爸爸听说北京正在讨论让符合条件的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读高中,他当时充满了希望。当听说该提法在《纲要》中没出现时,他再次为女儿的前途感到迷茫。

  本报记者 杜丁

  ■ 链接

  随迁子女升学政策

  ●2010年4月

  “小升初”可享同城待遇

  北京出台“小升初”政策,首次提出随迁子女将和京籍学生一样,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接受义务教育。

  ●2010年7月

  万名家长呼吁放开在京高考

  万名外地学生家长签名《呼吁书》,多次送至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建议北京允许外地考生在京高考。

  ●2010年10月

  随迁子女拟可在京读高中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制订和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

  ●2010年12月

  随迁子女读高中北京要试点

  教育部公布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地区,北京地区被纳入其中,提及“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

  ■ 解读

  针对百姓关心的“小升初”、减轻课业负担、高考改革等诸多教育热点问题,昨日发布的《北京教育规划纲要》及其《学习辅导读本》给予了解答。

  【学生减负】

  学生课业负担将建公告制

  不得下达升学指标,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Q如何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

  A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层面的人才观、质量观问题,有考试制度问题,有教师方面的问题,也有家庭的问题。

  《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政府部门在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其次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三是建立各级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评价和督导监测制度,切实减轻学生校内外过重课业负担。四是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五是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机会公平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完善义务教育入学办法

  Q如何保证教育均衡发展?

  A《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办法,确保每位适龄儿童少年机会公平。各区县根据区域内适龄儿童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并向社会公布本区域每所学校的就近招生范围和招生人数,确保辖区内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学有其位。

  同时,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试行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合作和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开展名校办分校、教师特派、优质管理输出、学校托管等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实现资源共享。

  【高考改革】

  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

  探索英语听力测试“一年多考”办法

  Q高考招生方面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

  A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考试内容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其次,探索开展市属高校本科自主招生试点。第三,探索英语听力测试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第四,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

  同时,继续加强高考招生北京市自主命题,以考试内容改革为重点,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

  【校际转学】

  建立高校学生校际转学制

  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Q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

  A《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学科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育人的资源平台,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以及中外教育机构之间联合培养人才。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