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休教师工资不够拾荒补 40年资助百余学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8日 12:04   重庆商报
烈日下潘光权扛着捡拾的塑料瓶前往收购站烈日下潘光权扛着捡拾的塑料瓶前往收购站
潘光权展示荣誉证书潘光权展示荣誉证书
潘光权家里很简陋潘光权家里很简陋

    他孑然一身,却有20多名大学生叫他爹。他不是富翁,却40年如一日地用微薄的工资,或通过拾荒乃至一天只吃两餐等办法,花掉20多万元相继资助了100余名学生。他用甘露般的大爱,复苏着贫困学子枯萎的心灵。

  他就是开县临江中学67岁的退休教师潘光权。1968年1月,时任某部警卫排长的他,带着一笔安置费等,转业来到该校。后来,他曾有过4年的短暂婚姻,但因他患有骨髓炎不愿拖累对方而离婚,至今他仍孑然一身。他资助学生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让人潸然泪下。昨日,市文明办已推荐他申评全国“道德模范”。

  第一位受资助学生已56岁

  今年56岁的刘继顺是开县书院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师,也是潘光权自1971年起资助的第一名贫困生。

  刘说,1970年他在临江中学念初中,后来又在该校读高中。“当时我家里太穷,潘老师曾给我缴了两个学期的学杂费,还资助了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继顺眼里噙着感激的泪水。尽管当时一个学期的学杂费用只有几块钱,但如果“没有潘老师的资助,我肯定无法念完书,也肯定没有今天的日子了。”

  他还回忆称,当时潘老师是学校的伙食团长,每当下晚自习后,潘老师总会把他和另外几名同学叫到一起,偷偷拿出当天剩余的饭菜给他们吃。“当时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也没有吃的。”刘继顺说,每当他们吃饭时,潘老师总是坐在他们身边,鼓励他们多吃点,把身体养好。

  捡学生扔掉的旧衣服穿

  昨日早上六点半,潘光权像往常一起早早起床,顺手从卧室一堆零乱的衣服中,捡起一件花格子短袖衫穿上,这堆衣服是学生毕业离开时扔下来的,他捡回来堆在一起。身上这件短袖除了袖口是新的,其余全表明是旧的衣服,“我用剪掉袖子,就成一件新衣服了。”再看看他穿的牛仔裤,已经洗得白白的,而且前面有几个破洞了。

  “潘老师,你还多时髦的哦!”记者与他开玩笑。

  他说,这也是学生丢掉不要的,“我洗洗后还可以再穿嘛”。一名邻居说,这些年来,他很少看到潘老师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更别说新衣服了,他平时穿的都是捡学生的“垃圾”衣服,然后自己当裁缝,给自己做出新衣服。

  一日吃两餐省下钱来资助一名学生

  潘光权在临江中学曾从事政教和总务等工作,但自2004年退休后,如今他每天的“活”儿就是,上午到收发室帮忙送信送报,下午到健身房帮忙进行器材等方面的维护,而这一切全都是义务劳动。

  中饭,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碗前晚吃剩的包面,倒进锅里热好后,放在桌上独自吃了起来。桌上摆着一盘嫩胡豆,一个瓷碗里装着一根泡黄瓜和几粒泡大蒜,他吃得津津有味。

  “有时中午我就花两块钱,到食堂打饭吃。”潘光权对记者说,晚上10时左右,他便煮点稀饭或下点面条吃。现住在他家中的高二学生王海生告诉记者,潘光权每天只吃两餐,头天晚上吃剩的饭,就留到第二天中午再吃。

  潘光权掐指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天早上按1.5元的早餐花费算,他这样做一个月可节约45元,一年可节约540元。“这笔钱我可以拿来资助一个贫困孩子了。”潘光权一本正经地说。 

  过道上全是捡来的塑料瓶

  下午6点,潘光权从健身房出来,太阳没下山,他一个在校园里“闲逛”,看到垃圾堆里有塑料瓶或硬纸板时,他弯腰捡起来,放进一个随身携带的塑料口袋里。

  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退休后的一天,他资助的一名学生打电话来说将“弹尽粮绝”,而此时他自己也快“无米下锅”。怎么办呢?如果老是向其他老师借钱,他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于是他咬咬牙,打起了拾荒的主意,同时从牙缝里挤钱,开始每天只吃两餐。

  “我第一次捡废品,当有学生路过我身边时,我赶紧躲闪,怕他们认出来,当他们走过之后我才弯下腰去拾。”潘光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脸皮”厚了,“拾荒既可清洁环境,同时还可以有点小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逛”了30多分钟,他已捡到12个瓶子。随后,他来到男生宿舍,发现一个角落里有一个被污水弄脏的塑料瓶,他像发现宝贝一样,走过去捡起后,用水冲了冲,然后装进袋中。

  “我每个月有1400多元的退休工资,如果加上捡来的废品卖掉,平均一个月有1600元左右的收入。”潘光权乐呵呵地笑着说,一斤塑料瓶子可卖1.5元至1.8元,一斤硬纸板能卖0.25元至0.38元。 

  记者在他家过道里和健身房旁边看到,堆放着的废品码得整整齐齐,“当有人吆喝着来收时,我就扛到校门口去卖。”

  抽屉里保留着81张汇款单

  潘光权抽屉里保留着的81张汇款单,“汇给朱凌云350元、陈骄800元、潘俊200元……”昨日,潘光权从一个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叠厚厚的汇款单,边数脸上边洋溢着幸福,“这仅是我最近几年保存下来的,以前的那些要么扔掉了,要么被学生家长拿回去教育娃儿了。”潘光权说。

  记者发现,这些汇款单大都始于2004年他退休之后,有好几万元。

  与潘光权共事了11年的临江中学校长助理胡显清介绍说,潘老师40年来资助过愈100名贫困学生,至少花费了20多万元。

  20多名大学生认他当爹

  开县临江中学校长助理胡显清介绍说,潘老师资助的学生中有初中的、也有高中的,这两部分学生除资助他们的学杂费和零花钱外,还把他们接到家里免费住宿。对另外考上大学的20余名大学生,潘老师主要是每月给他们寄500元至800元不等的生活费,有时一次性寄,有时分几次寄。

  潘光权说资助的20多名大学生中,目前除尚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念书的潘俊外,其余的如今都已毕业,他们每年春节都会抽空来看望潘老师,都喊爹,感谢他当年的资助之恩。

  “听到他们叫我爹时,我感到好温暖好幸福。”潘光权笑着说。

  获奖金1万当场捐给学校

  今年3月4日,潘光权被开县县委评为“社会公德模范”,奖励他个人10000元。

  当时陪他一起到县委礼堂去领奖的临江中学校长江红光称,当领到这笔奖金后,出人意料的是,潘老师竟当众将这笔钱捐给了学校,希望用它来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我当时非常感动。”江红光回忆说,有一次,潘老师获得了市关工委和市妇联等单位的500元奖金,他回到学校后马上转捐给了一名贫困学子。

  资助大学生不完全名单

  姓名     考上的大学

  1.朱立明   西南政法大学

  2.王善华   河海大学

  3.邓军  重庆电大

  4.李音  上海交通大学

  5.王健  重庆大学

  6.陈实  四川师范大学

  7.潘俊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8.陈骄  重庆正达职业技术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

  新闻纵深

  偷偷到学校 学生感动哭了

  潘光权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叫邓军的学生考上重庆电大后,他每个月资助他生活费。有个周末,潘光权来到重庆电大,发现邓军没有出去玩,而是在图书馆看书。“他看到我后,大吃一惊,一下跑出来紧紧地抱住我,感动得哭了。”潘光权说,邓军后来在学校获得了五个证书,还入了党,如今在澳大利亚工作。

  后来,为了及时了解情况,潘光权还给被资助的陈骄等人买了手机。“有了手机,犹如我手中有了风筝的线,可随时了解他们的最新需要。”

  新闻面对面

  学生不给社会添负担

  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记者:你这样无私奉献40年,想到过回报吗?

  潘光权:学生成才后不给社会添负担,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记者: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呢?

  潘光权:每当寒暑假,学生聚集到我家来,陪我打上两小时的扑克,看着他们的笑脸,我感到特别欣慰。

  记者:在资助过程中遇到过烦心事儿吗?

  潘光权:有人骂我这样做不值得。

  记者: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呢?

  潘光权:只要觉得是对的,我就去做。以后学生长大了,我相信他们慢慢会理解的。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你一直坚持了整整40年?

  潘光权:关键时候拉一把,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本版稿件由记者 黄平 采写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潘光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