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教育资源统筹的六种模式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4日 14:48   新浪教育

  如何把资源单位、学校、教育机构、学区很好的结合起来?如何实现区域内资源有效协调统筹?这是建设社会大课堂工作中核心的问题。海淀区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六种模式,以创建资源联盟为抓手,统筹区域内资源。

  一是大中小学联动模式。海淀区域内大学、科学院所众多,在海淀区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的积极探索下,中小学联动工程应运而生。深度开发利用海淀区域内大学、科学院所等资源,协调大学在中小学建立特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大中小学生积极联动,各阶段教育有效融通,实现了内涵式发展。目前,清华大学在清华附中、101中学、中关村中学等地建立了艺术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航附中建立了科技艺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理工大学在理工附中建立了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二是课题项目带动模式。海淀区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建设课题项目,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一是通过“海淀区中外多元开放学习环境建设及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引入国际合作机制,与英国等联合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二是以科技教育课题为依托,建立一些实验基地;三是与中央教科所、北师大、首师大等磋商合作进行场馆辅导人员培训;四是确立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课题,结合学校特色创建和开发校本课程项目。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十一中学、冷泉中学等学校运用课题带动模式深入开展了学生活动,并取得突出成果。 

  三是企业社团参与模式。海淀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结合企业场馆积极参与,谱写科技主题之“曲”,企业场馆参与模式是海淀区推进社会大课堂的一个重要模式。由海淀区政府牵头,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联想、时代、方正、斯通、海淀创业园等大型高科技集团向中小学生开放,一年来20多个学校的7000多名学生到这些企业活动。

  四是学校社区互动模式。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海淀区教委在寒假到来时为广大中小学校和街道社区推荐了三十一项、暑假推荐二十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校外教育活动。各街道与学校积极客栈活动,共同主力学生成长成才。中关村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在社区中小学教育方面成绩喜人,深入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因材施教,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学区整体推进模式。学区在文化、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海淀区社会大课堂经过积极探索,创造了学区整体推进重要模式。学区整体推进模式旨在通过学区之间校际合作,达到资源、成果共享。西苑学区深度整合利用三园资源,打造人文教育特色;四季青学区挖掘利用现代休闲资源,打造生态教育特色。各学区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都特别将“社会大课堂”活动与课程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六是综合应用常态模式。社会大课堂的根本在于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鼓励学生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突出学习过程,注重学习体验。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大课堂推进的坚实后盾,许多资源单位对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服务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表示极大的认同,纷纷与教育系统进行资源共享、合作开发,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篇新空间。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