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记延安民族学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2日 18:31   新浪教育

  原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 宗群

  延安民族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一所高等院校,是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回想当年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创建延安民族学院的情景,可以深深体会到,我们党时如何关怀着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

  延安民族学院的诞生

  延安民族学院是1941年9月创立的。

  那时,革命斗争的形式正处于严峻的时刻。在国际上,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背信弃义地向苏联发起疯狂进攻,并和远东的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妄图夹攻苏联以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帝国主义继续侵略我国,并把主要兵力转向解放区,不断对我八路军、新四军进行扫荡、围攻。而国民党反动派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则一次又一次掀起反共高潮,在这年一月制造了皖南事变,又进一步封锁了陕甘宁边区,阴谋发动大规模的内战。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团结全国一切抗日力量和一切抗日党派、阶级、民族合作,联合一致,共同奋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早在1937年,毛主席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就写到:“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中国共产党早就是一个大政党”“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的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5——276页)同年,毛主席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谈到了中共中央所发表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又提出了“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前提下,共同抗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12页)的任务。当时,在党和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下,各民族青年爱国热情沸腾,从四面八方纷纷奔往革命圣地延安,投入革命的怀抱。

  延安民族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形式和要求下诞生的。创建这所学院的目的,主要为的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培养各民族的抗战和建设新中国的干部;调查研究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争取团结全国各民族,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简言之,是为争取抗战胜利培养干部,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培养干部。

  这个学院的组织机构和今天的高等院校比起来,除教学组织较为简单以外,其他都是大同小异的。建院时的行政机构是这样的:正、副院长下设教育、干部、研究、总务四个部、处。1942年实行精兵简政后,将干部处予以撤销,其工作并入教育处。将研究部缩减为研究室,隶属教育处。教育处还下设教务室、注册室、图书室和阅览室。由教务室安排教学工作,注册室掌管注册和生活纪律等工作。总务处下设有总务、会计和生产等课。另外还有一个医务室和一个休养所,负责师生的卫生和保健。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这个学院抽调了不少优秀的教师和干部。他们有的有中共中央西北局派调来的,有的来自陕北公学,还有的是从原来的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调过来的。学院开办之初院长由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书记兼任。副院长是高克林同志;教育处长是乌兰夫同志;研究部主任室刘春同志;随后秘书长是王铎同志。1943年后,刘春同志担任院长。由于领导上关心这个学院各民族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当时的西北局统战部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负责同志,还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作具体指导。

  全院约有师生员工数百人,学生中有汉、满、蒙、回、藏、苗、彝、东乡等八个民族成份。他们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部分是藏族、苗族、彝族学生,他们是从贵州,四川等省跟随红军长征过来的,其中多数人到延安后曾在中央党校学习过。再一部分是蒙古族和汉族学生,蒙古族学生多属原绥远省土默特旗,也有少数来自乌兰察布盟、察哈尔盟以及哲里木盟。汉族学生主要是由原归绥周围各县过来的。他们当中不少是来自大青山根据地的干部,也有许多是专为投奔延安来学习的青年学生。第三部分是内蒙古伊克昭盟的蒙古族学生,他们多数来自该盟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有的因为受不了国民党匪军的压迫摧残而到边区来,有的是伊盟进步人士纳素滴力格尔介绍来的。这部分学生入学时都还不大懂汉语。第四部分是回族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陇东的回民骑兵团,也有部分来自干、宁、青各省。从回民骑兵团来的学生,曾经为反抗国民党匪军胡宗南部的蹂躏,在原来甘肃地区的固原一带举行了暴动,而后到延安来的。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办教育

  延安民族学院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方法,是继承和发展了党办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声场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党的一贯教育方针。延安民族学院正是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的。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延安民族学院的一切基本工作基本上是围绕教学进行的,这从全年时间的分配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当时,全年教学时间有九个多月,生产劳动约两个月左右,也有一段很短的假期。在教育计划和学制年限方面,则比较灵活,没有严格的升降级和毕业期限等。只要基本上能跟上班,就随班学习,不轻易升降级,虽然建校之初也规定了学习期限,学程共分为三期,每期二年,共六年毕业,,但基本上是学习一个时期后,什么时候工作需要,就分配工作,也算毕业了。这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革命事业要求决定的,正体现出了当时的教育是为了政治需要服务的。

  学院的教学组织以班为单位,建校之初每班设指导员一人,直属院长领导,随后改变指导员名称,叫主任教员,相当于现在各校的班主任。他们的职责除了教课和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之外,主要是了解情况和教务室的干部研究所改进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课程内容结合国内外形式的实际,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并使讲课内容和水平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全院有研究班、普通班和文化班三种类型的班级,班级主要根据汉语文程度的不同编成的。研究班学生的文化水平大体上相当于大学本科。研究班和普通班的高年级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是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民族问题、历史科学、中国社会革命问题和时事政策等。课程内容是和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社会发展、以及当时的抗战实际紧密联系的。普通班低年级有政治课和文化课。政治课包括中国革命问题、政治基础理论和时事政策等;文化课包括汉语文、民族语文、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这两种班还不定期地请校外同志做专题报告。研究室里设有蒙古族、回族、西南民族等几个组,对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进行研究。研究员多数都担任教课,其中两三人并担任了主任教员。他们还把研究民族问题的成果向学生报告。这恰好是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为教学服务的体现。此外,就是文化班。文化班中有的是按民族分班的,如回民骑兵团来的几十个人由于文化水平大致相同就编成了回民班,伊克昭盟来的蒙古族学生因为不大通晓汉语就单独组成蒙族班。文化班除学习政治常识和读报外,着重学习文化,文化课有汉语文、民族语文和教学等。

  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计划的中心环节。它的内容是根据当时革命发展的政治形势来决定的。一直贯串在讲课、作报告和一切课外活动。对各民族学生,普遍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时事政策的教育。同时还着重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教育,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相互尊重风俗习惯的教育。在干部和部分同学中,曾学习过斯大林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书。在汉族和少数民族师生中,分别进行了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教育。除了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全院师生还参加了1942年开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持续了二三年之久。领导整风学习的是整风学习委员会。委员有刘春、王铎、宋友田、宗群、刘景平和王志强等。

  全体师生学习了整风文件,听了不少有关报告,参加了很多的讨论会。这次整风运动,对各民族干部同样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对于克服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对于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有了一定的体会;对于自由主义和无组织纪律的危害性有了切身感受。经过了这次运动等于在革命的熔炉里受了一次冶炼,对于全院师生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都有很大帮助。此外,学院一贯重视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因而全院师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较强,团结的很好。因为这里的教育中心是团结,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可以证明这一点。班与班之间,这个民族的同学和那个民族的同学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无原则的纠纷,即使有一些小的争执,也都能及时得到和解。学院党组织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做到了亲自深入了解情况,发现了问题,一般是通过个别谈话或通过学生中的生活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采取启发和别人帮助相结合,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法。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革命根据地学校的重要特点,也是共产党领导教育的一贯方针。1942年之后全院师生热烈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投入了生产运动,一方面改造了思想,树立了劳动观念,一方面又学到了生产技能,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一般每人每年参加劳动二至三个月左右。

  生产劳动的种类是多样化的。在农业生产方面,有时到几十里外去开荒种地,有时去除草、送粪。有些人参加种菜,个人也可以种菜。集体种菜的收益归集体所有,个人种菜的收益归个人所有。每当收获蔬菜的季节,南瓜、西红柿都吃不完。在手工业方面,有的人纺棉花,有的人纺毛线,还有的人烧木炭。记得1943年的秋天,为了给全校解决冬季取暖的木炭,曾经组织了几十个同学到延安东川口南面的野林里去烧木炭。在那里有时晚上会遇到野猪群去地里糟蹋玉米、山头上曾经出现过豹子咬死小牛的情景。烧炭的劳动是艰苦的,要把粗大的青桐树和杨树砍到,将树干截成木段,然后装到窑里点着封好,等到冒出了青烟以后木炭就烧成了。那一次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烧了五十万斤炭,完成了给全校一冬供炭取暖的任务。另外,还有的人学会了打窑洞,五六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组,大约用十几天到半个月的功夫,就可以打成一孔冬暖夏凉的窑洞。

  艰苦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

  延安民族学院创建之初,校址设在延安北门外文化沟北面的山坡上。1943年春迁到延安东门外鲁迅艺术文学院所在地的桥儿沟,同时迁去的还有其它几个学校,各校联合总称新延安大学。1944年夏季,为了接近小数民族地区,又迁到三边。学院在延安北门外的时间较长,有两年光景。那里山岭绵亘、冈峦起伏,沿山腰上下左右打下了成排的窑洞,每到夜晚灯火齐明,很象一幢幢楼房。学校邻近有西北文艺工作团、青年艺术剧院和文化俱乐部。南面临山沟有中山图书馆,西北方不远有八路军大礼堂。隔山头东北是中央党校。再往东北不足两公里就是党中央所在地的杨家岭。东距延水及其东岸有名的桃林公园约一公里,东南方与清凉山、宝塔山遥遥相对。每当夏季野花盛开、山草遍绿的时候,别有一番宜人景致。各民族师生能够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身边学习,又生活在山水幽雅的环境里,真是平生莫大的幸福。

  那时候,一般说来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全院师生都按一定的标准,实行供给制。每个学员和一般干部在供给标准较高时,每人每天十九两小米、一斤菜、一斤煤;每人每月一斤油、一斤盐、一斤肉。每人每月还发一元零用钱。因为每人每天实际吃粮十五两左右就够了,多余的可以调剂着每周吃一顿面食。衣服是每人每年发一套单衣、一件衬衣、一双棉鞋;两年发一套棉衣。但青年们喜爱活动,有些人两年一套棉衣不够穿,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就加发一套或一件棉衣。鞋袜脏了要自己洗,破了自己补。窑洞晚上点麻油灯。每月一盏灯发一斤油,要自己捻花做灯芯,还要防备老鼠偷灯油吃。到冬季没有现在的暖气设备,是生木炭火盆取暖的。

  但是,同学们都是个个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他们每周大约学习五十小时左右。各班上课时数不等,研究班较少,普通班和文化班较多,除上课外都是自习和讨论。星期天不上课,时间自由支配。从一天的安排看,学习八至九小时,睡眠八至九小时,吃饭、休息和课外活动七至八小时,是充分注意到劳逸结合的。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之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天下课后,有的到山上自己修建的篮球场打球,有的到山头上的大礼堂里下棋、打扑克,还有的自愿结合练习民族歌舞、扭秧歌。每当节日或有演出需要时,他们经过短期的排练,可以演出不少精采的节目,其中有话剧、民族形式的歌剧和大型的秧歌剧。在延安和三边演出过绥德、米脂一带的道情戏《周子山》,以及自编的《送公粮》、《纺线》等秧歌剧,显示出了少数民族青年的聪明才智,都曾被称赞一时。

  总之,延安民族学院的师生在党的亲切关怀之下,始终过着紧张而有秩序,严肃而又活泼,即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心情舒畅的学习生活。他们虽然吃的是小米饭,住着土窑洞,但他们的精神是振作和愉快的。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

  在革命摇篮里成长

  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延安民族学院坚定的依靠学校党组织,坚决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陆续培养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1945年春,大部分高年级蒙古族学生随乌兰夫同志去发展内蒙古的革命工作,部分蒙古族学生迁到伊克昭盟城川学习。各民族干部在革命摇篮里成长起来,在革命事业中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当年培养的几百名各民族干部,不但在抗日战争中有相当的贡献,就是在全国解放后,在个民族地区,都有他们的足迹。今天,他们正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如蒙古族的布赫、云士英、云彦林、李文精、云照光等同志,藏族中有桑吉悦希同志、扎西旺徐同志、萨纳同志。回族中的沙力士同志、彭华庵同志等。同时,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几十个各民族干部,除了个别的在革命斗争中牺牲外,大部分现在都在各民族地区或民族工作的岗位上积极地工作着。

  延安民族学院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但是她所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使人难以忘怀,最后让我以回忆中写下的延安民族学院的院歌,作为本文的结束。以资纪念。

  (作者简介:宗群(1910-1997),原名钱万生,字一粟,天津蓟县人。1932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积极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其后任天津学联常委。1937年在西安从事爱国青年抗日救亡领导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延安,历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处副处长、处长,伊盟工委秘书长,中央西北局民族处处长等职。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历任研究部副主任、副教务长、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代院长、代党委书记及顾问。兼任国家民委委员、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文章来源:《宗群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微博)出版社1998年出版)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大学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