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军是我校95级新闻专业毕业的蒙古族学生。一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觉得熟悉。因为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的制片人,他所制作的《“罚”要依法》、《逃不掉的罪责》等深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节目,至今让人难以忘却。
再军相貌平平,个性鲜明,既有邻家大哥的朴实憨厚,又有演说家、评论家言辞犀利、带有磁性的声音。再军走进《焦点访谈》可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他是一个善于改变命运的人。
再军出身于军人家庭,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小便养成了无拘无束的性格,待到有能力来选择自己的未来时,他选择了做一名记者。因为他觉得记者拥有相对自由的空间,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于是,再军于198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这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年后,再军又凭着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为中央民族大学(微博)经济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七年的时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毕业后再军并没有忘记母校和他的恩师。他经常回校为师弟师妹们作讲座,将作情真意切,场场爆满;还为母校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如增强学校的学术气氛,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等等。他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民大的学生。
刚入大学时的再军成绩平平,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他却不甘心如此,认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他有着磁性的声音,于是他走进了校园广播台,走进了播音天地,一干就是四年多。那时的再军集采、编、播于一体,是广播台实打实的核心力量。再军为广播台提出了很多创建性的建议,并亲手创建了一批新栏目,如他在晨练时间推出的《每周一歌》,介绍了许多流行歌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一次,他无意中听到一首新歌《小海南》,讲述的是黎族同胞的生活故事,于是他找来黎族同学用黎族方言作了一期节目,谈了一些感触。虽然最终《小海南》也未传唱开,但再军勇于发现、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却流露出来。
再军1995年12月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部,走入了《焦点访谈》。他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关于黄历来源于发展的访谈。这个几经周折到他手里的节目,被他做得十分精彩,不由得让领导和同行们刮目相看。其后再军仿佛如鱼得水,两年间做出了许多优秀节目,像反映309国道山西段交通民警乱罚款事件的《“罚”要依法》,让一贯横行霸道、强行检查的刘代江、苗义河真实地暴露在观众面前,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包括朱镕基总理等有关领导及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公路乱收费现象一度得到遏制。1998年10月8日朱总理到中央电视台视察见到再军时仍念念不忘地说:“再军,你知道吗,你的一个节目促使我的一个政策出台”。总理非常兴奋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模仿着节目中的道白:“老总啊,能不能少罚点?不行,四十!”是当时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还有那个声称“新闻记者要了我的命”的公安民警张金柱,使节目《逃不掉的罪责》成为一个时期社会议论的焦点。
再军的节目是优秀的,因为再军本身就是优秀的。他曾获得许许多多的奖励,最重要的当属中国三大新闻奖之一的中国新闻奖和表彰个人的“韬奋奖”。对于这些荣誉,再军并不满足。他曾说:“对于做《焦点访谈》,我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因为《焦点访谈》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作为一种舆论工具,上关国计民生,下关黎民百姓,我们做节目要对得起观众对我们的信任,否则给他们带来的只有失望,节目也就失去了作用。在《焦点访谈》十岁生日的2004年4月8日,共和国新一任总理温家宝写来亲笔信,在信中指出:“责任是对焦点的关注和正确地把握。特别是善于把握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法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几年来,再军以记者的身份采编了上百期的专题,以制片人的身份组织编播了无数期的《焦点访谈》节目。他始终坚持只手,一丝不苟,他说:“我喜欢记者职业,喜欢《焦点访谈》,喜欢那种工作气氛,他给了我实现新闻良心的机会。既然选择了,我就会珍惜,做到最好中的最好” 。
(经管系 林琳)
(资料来源:北京高等教育丛书《走进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