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网校执行总裁杨文峰:网络教育战线上的创业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 18:19   新浪教育

  1996年我考取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系,并在这里完成本科与研究生学习。我是从湘西大山走出来的土家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状况有切身体会,在校学习期间,又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困境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少地区师资缺乏,有的甚至一校一师,复式教学,加之大多数教师学历低,知识结构达不到要求,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低下;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上学一般都很远,有的即使是晴好天气也要走四五个小时以上,年幼的学生经常旷课或干脆不去上学,造成缺课率与失学率极高;民族聚居地区,学生汉语水平差,对用汉语讲授的课程接受较难,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课下又得不到辅导,学习效果差。民族大学设立教育系,是希望能够为改变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培育人才。做为教育系的学生时我就常常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大城市优秀教师资源帮助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不用跑远路,在自己的寨子里就可以参加学习呢?

  2001年我了解到当时国内已经开始实施远程教育,感到这是解决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当时的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看电视与录像来进行,没有互动,效果欠佳,我决定寻找更好的方法。

  2001年正是国内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外各种风险资金大量涌入,成立了很多网站。但是投资者很快就发现这是网络泡沫,钱投进去,没有得到预期回报,他们认为门户网站最多不能超过5家,其他的门户网站都将被淘汰。那么,其他的网站应该向何处去呢?这成为当时网络从业者最关注的一个话题,网络往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网络教育成为大家看好的专业方向。

  2001年暑假之后,为了寻求合适的远程教育方式,我应聘进入国内最早从事远程教育的某大型企业,并在此共同进行“网络教育”定义与发展的研讨。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及参照国外媒体,大家认为网络教育应该是学员通过媒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从而完善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后,国内书籍和媒体也基本类似地定义了网络教育概念。这时候的网络教育很宽泛,包括通过网络及卫星、有线电视等方式进行的远程教育。这是广义的网络教育。2002年我的毕业论文《东西部高校网络教育的差距、原因及对策研究》基本认同广义网络教育。但在其后我所认为与定义的网络教育是:学员通过互联网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大家所认定的狭义的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的参与者有教师,网络教育管理人员、学生三方。他们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相关关系。网络教育中学员是主体,教师只是辅助者。网络教育的本质是以学员为中心,具有非时空性、互动性、主体性、重复性优势。学员不必集中到某一个地方,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学习。网络教育的进程有学员与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机构的互动,有教师及时解决学员的各种疑难问题的互动,有学员与学员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使学员更易解决学习中所碰到的问题。学员可以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决定学习的时间,决定学习的反复次数,并可要求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如教师提供帮助。学员可以多次反复学习网络课程,一个网络课程也可以供多人在任何时空情况下多次学习。

  2001年下半年,很多机构对网络教育进行了尝试,这时我在某校实习并担任校长助理,也进行了尝试,凭自己对网络教育的理解培训教师,认定案例教学法是网络教育的最佳教学方法。在后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我首次在全国推出了多门职业课程。

  2003年春夏之交,SARS爆发,人们的出行受到影响,由此学习也受到了影响,网络教育“足不出户,学天下课”的优势显现了出来,推广网络教育正当其时。2003年5月,我与熟悉网络教育技术开发、熟悉网络课程推广、熟悉网络公司财务管理的三位核心人员一起,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于6月31日正式注册成立了公司性质的环球网校(www.edu21cn.com)。第二天便招到了第一个学员,当月招生150人。几年来,招生人数以年翻一番以上的速度迅速发展:2003年1500人次;2004年30000人次;2005年100000人次;2006年预计我们的招生人数是200000次。

  我们的学员遍及全国各省市,有边远地区如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的很多少数民族学员;此外,我们还拥有美国、韩国等国外的学员。

  目前公司拥有正式员工100人,兼职员工300人。其中有3名来自母校中央民大的毕业生,他们分别担任教务部正副经理和市场部经理。同时,还有10多名民族大学的在读大学生时常来公司实习。公司每年获评10佳网络教育机构,已成为目前网络教育培训行业的前三甲,2006年下半年新加坡科技将注资我公司,预计在三年内海外上市。

  21世纪是网络化生存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教育是提高教育水平和网络生存能力的有力手段,对解决民族地区的教育困难将发挥重要作用。  

  (杨文峰稿,副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文章来源:北京高等教育丛书《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微博)》)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校友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