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起步:追求独特新闻风格
杨格是汉语言文学系1984年毕业生,毕业后分到《贵州民族报》当记者。为了补充新闻学知识,她大量阅读新闻学书籍。一天,她在书店发现美国《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选(1950—1980)》,即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其中1958年发表的《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虽已历时28年,读到它时,杨格仍被深深震撼。当时她就在想,新闻不全是过眼烟云的东西,它完全能以其深度、厚度而不朽。
“在这里,太阳和熙、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地方。”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中新闻与散文的融和风格,使这些报道成为不朽之作而令人回味无穷,也令还是学步者的杨格对新闻的理解由此奠定:写人性、写故事,“我”的视线一直贯穿所写的人物之中。她把这本书的很多文章开头都背了下来,熟记于心。带着一种独特的追求,她一步步向她徐徐打开的新闻之门的深处走去。
婚姻之缘让杨格到了上海。1990年她应聘到《中国经营报》上海记者站当记者,去之前,她翻阅这份报纸,读到几位非常有个性的记者的文章,杨格颇为欣赏地说:“写得相当棒,和传统模式的新闻通讯完全不一样。就冲报社能包容记者的风格,我也要选择加盟。”报社的管理理念很新,不管记者用怎样的文风,只要有可读性、吸引读者就行。北京总部的办公室完全是公司格局的形式,每个记者的桌子都有围栏相隔,很强调个人空间。这在当时的报社中还不多见,杨格非常喜欢这种对个人色彩的导向。报社当时有一组报道饮料大战的,记者采用了章回小说的写法,如《寻旧梦可口可乐一展西洋拳,撼危城老正广和巧弄太极功》、《手足情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洋老板意欲和解战火仍炽》等。报道登出后,反响极好,那些被报道的企业高兴得不得了,认为写法很新鲜。杨格参与了上海方面的采访,这极大的拓宽了她的视野。
杨格到北京总部实习时,报社请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作报告,她是用散文化风格写消息的导语,很有个性色彩。
郭玲春的导语风格直接影响了杨格,她在《中国经营报》的一年,写了大量导语有非常浓厚的散文化色彩的报道:
《上海饮料研讨会反响巨大》的导语:“当你‘砰’地一下打开一听易拉罐的可口可乐,然后又有滋有味地喝起来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某种程度的美国文化。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名研究员在他为‘上海饮料文化研讨会’所撰写的征文里表达的观点。”
很有灵性的杨格,感悟到散文化的新闻,会以其情感化,生活化的生动情境吸引读者。
《中国经营报》的一年给予杨格很大的实践平台。这一年,她正好怀孕,挺着大肚子穿越上海,差不多走遍了上海的各大企业。生孩子的前一天,她还在俯案写稿。产后,她只休息了一个月,又继续记者的奔波。没有断掉的奶水胀得她难受不已,她不得不带着吸奶器,在采访进行之前到卫生间把奶吸掉,以保证采访不受影响。经常一个采访做完,她已经汗水淋淋。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她是该报各地记者中发稿量、见报率最高的记者。
沧桑淡出:面临过事与愿违的迷茫
因为正式调入上海,需要找有编制名额指标的单位接收,杨格不得不告别《中国经营报》。她拿着在报社发表的报道走进一家一家上海的新闻单位,但没有一扇门向她打开。她不得不放弃对新闻的挚爱,默默准备好去闸北区环卫局工作时,转机因为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高向东而出现。高向东听着区人事局的负责人说到杨格是 “从贵州调来的大学生,做过记者,又是少数民族”时说:“没问题,我马上就回去和部长商量。”
部长的回答是:“那好啊,我们正好需要一个笔杆子!”
杨格在家忐忑不安两个多月后,终于接到去区委统战部报道的通知。1991年4月1日,她正式上班。部里的同事对她非常友好。部长发挥她的长处,鼓励她给媒体写稿,宣传区里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和她做记者的梦想相距甚远。
杨格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回家乡贵阳探亲,这是她去上海后第一次返回。和过去贵州民委的老同事见面、聚会,大家都很为她高兴。但一位出版社的社长却说了一句:“我想如果杨格到上海仅仅满足于去一家机关工作,那还不如不要离开贵州,我认为这不是你的目标。”
杨格被触动了,的确,这不是她的目标。
返回上海后,她继续上班下班。但心里一点一点的浮荡起做记者的梦想。有一天,她看到《北京青年报》女记者杨菊芳的大特写专集《骚动的剧场》,杨菊芳的文笔很棒,特写写得很有气势,看得杨格内心里翻腾起来,强烈地想要归队。
在她人生面临抉择的时候,又是一本书——《骚动的剧场》,让她决定要回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去。
她向部长表达了自己想回到报社做记者的愿望,部长的宽容和理解让她更加坚定了信心。
1992年10月,杨格走进《联合时报》,尽管只是借用人员,但她的喜悦溢于言表,她又回到久违的氛围里。三个月中,闸北区委统战部全力支持她,没有要她回部里处理任何事务。三个月后,报社决定正式将杨格调入。
1993年4月,杨格正式调入《联合时报》,这一年,她30岁。一切又重新开始。
幸运归队:有这一个群体的理解支持,她得以挥洒个性
从《联合时报》到现在的《浦江纵横》杂志社,政协报刊宽松的氛围让她如同回到当年的《中国经营报》,她在文字上的个性色彩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她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人物专栏的特约撰稿人,所采写的多是政协委员、知名人士、高端人才。而这个高层次的群体,他们也很认同她的风格。
有一次,她采访并报道了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过后闵惠芬打电话要求杨格一定去她家里一趟。一进门,闵惠芬非常热情,说:“我叫你来,是想亲自告诉你,我很喜欢你的文章。你的写法和一般记者不同,很有特点,很有思想,把人物拎到了一个高度。我只有很小的改动。”
还有一次采访著名昆曲艺术家张静娴,文章发出之后,张静娴看到后从手机上发来短信息:“我在《创新的代价》一文中看到了你所付出的代价,很有感触,也很感动。文章很好,我也很喜欢你的文风。并非因为其中有我,向你表示只为友情、理解和支持。”这时,杨格有一种满足感,她并非满足于别人的赞赏,她欣慰的是,自己用心书写的散文风格的新闻被认可了。
申报副高职称让杨格的探索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她的英语、计算机都过了关,论文《新闻中的散文笔法》也取得合格证明。但有部分高评委不能接受她的风格。认为她是在写散文,搞创作,而不是人物报道。
但是2004年2月,杨格参加“2003年度上海优秀新闻论文”颁奖大会,她的论文《新闻中的散文笔法》获得三等奖,她知道这是对她多年为之奋斗的散文风格报道的认同。
不久,杨格的副高职第三次申报终于通过。她知道:创新的代价不小,自己得到的支持也已经弥足珍贵。
释放经历:新的道路在脚下
写了很多年,她进入一个困惑期:怎样可以突破?
她从忙忙碌碌的采访中停下来,让自己冷静思考。所写人物已经非常熟悉,如果简单的一直跟随报道,无疑是一种重复。她开始让自己割舍掉名人情结,割舍掉很多诱人的活动,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看电影,自我“充电”。
从2005年7月至今,杨格看了近百部电影的DVD\VCD,其中大部分是奥斯卡获奖大片。《甘地》、《巴顿将军》、《莫扎特》、《莎翁情史》、《美丽心灵》等让她回味不尽。她慢慢有了新的方向,决心从两方面进行突破:
一、对《浦江纵横》杂志社上所开的专栏“肖像”,她将政协委员的个人经历与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所触及的弊端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刻画出“观点委员”的特征;
二、今年在杂志上推出的《对话》栏目,与一般的对话方式不一样,即围绕一个话题,杨格与嘉宾以各自的经历(事例)进行对话。此栏目形式新颖、独到。杨格在对话中将自己的经历释放出来,与嘉宾形成对某一个问题的沟通,令读者回味。
其中,《浦江纵横》中的“做诤友”获得上海市政协2005年度好新闻奖。
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作序,以杨格为策划、执行总监的《肖像》一书2006年1月出版,书中汇集了杨格所采写的38位政协委员,是杨格“肖像”专栏的精华凝结。
虽然眼前正是事业的巅峰,对杨格而言,探索将永无止境。
2006年1月由杨格总策划、主编的《一样的家园——从台湾到上海静安》一书出版,在台商中反响极好。18位大台商见到书后,纷纷自愿购买。其书的人性化构思令台商刮目相看。
这正是杨格希望的结果。写人直至写书是杨格的目标。但有一点会是她永远的坚持:崭新创意、记者眼光、散文笔触。
(于洁根据杨格(彝族)提供材料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