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40周年时,我为校庆纪念片写了一首主题歌,其中几句是:“昨天的心血已凝成闪光的记忆,昨天的操劳已筑成脚下的根基。明天的太阳更红,明天的太阳更亮。”我1953年入读民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直到退休,始终没有离开过民大,算是老民大人了。这几句话,是在执导该片过程中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一个老民大人对既往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
20年过去了,即将迎来60周年校庆,这首歌又一次激荡在心里。
漫步楼宇林立、浓荫匝地的美丽校园,禁不住让人记起,60年以前,我们的校园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当年这里多是荒野和坟茔,房子还没建完,学生就进来了。校舍不够用,有的班在教室中间挂上帷帐,前面当教室,后面当宿舍。校园空旷,林木稀疏,道路来不及修,除了几条主路,大多是施工挖出来的浮土垫道,遇上雨天,踩上去就会深陷其中。一次外宾来访,临时在泥路上铺了木板行走。不想外宾看到热情欢迎的师生,激动得走出木板拍照,一脚陷进去,脚拔出来,鞋却没有跟着出来,险些把相机也杵进泥里。
教学建设更为今天所难以想象。那时人才奇缺,民族专业教师尤其难觅。可是,国家急需民族工作干部和业务骨干,等不得。拿民语系来说,最早开设的藏语专业,就是为快速培养解放西藏急需的翻译人才匆匆开班的。从1952年起,短短两三年内,又陆续办起10多个民族语种专业班。这些班大多找不到现成的民族语教师,没有教材,有的语种连标写语言的符号系统也还没有设计出来,完全靠从民族地区挑选一般干部、中学生,甚至是普通农民来任教。他们虽然熟练掌握本民族语言,却没有教学经验,调来后又没有时间培训,配上辅导员便走上课堂,边学边教。学生也是边学习边研究,待有了初步口语基础,便下到民族地区,直接向群众学。民族语专业如此,后来几年陆续开办的各系各专业,也大抵如此,情况虽各有不同,但都经历了类似的艰难创业过程。
那时条件艰苦,甚至简陋,但师生都有一股奋斗精神,一大批忠诚民族事业的人才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在五十年代中期进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语言和社会历史大规模调查中,民大师生几乎倾校出动,大大缓解了民族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在后来几十年时间里,全国大多民族工作部门、民族院校和科研院所,都有民大当年培养出来的学生,许多人成长为优秀民族工作干部、知名学者。在一些单位,民大毕业生占到一半以上,像社科院民族所,直到80年代末之前就是如此。我就读的民语系1953级有113名学生,毕业后除几位因病滞留外,全部就职于民族教育、科研岗位和民族工作部门,超过100人直接奔赴民族地区。校庆50周年时我对当时能获知信息的103人做过统计,直至退休,80%以上始终服务于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大多数已在民族地区扎根。
民大这60年的发展,大体上是顺利的,但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一次危机是在60年代后期。当时兴起一股侵占高校地盘之风,有人瞄准了民大。周总理知道后明确表示:“民族学院不能占。”这才使民大免遭校失人散的厄运,为后来的发展保住了人才和资源。因为有周总理的关怀,1971年,民大迎来文革后第一批学生,成为文革中最早复课的高校之一。当时举行了盛大的迎新仪式,师生盛装庆贺,被新闻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电影在蒙族地区放映时,蒙族群众看到学生身着民族服装兴高采烈的样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复课后,教师陆续回归教学岗位,教学秩序逐步建立起来。较早复课不仅稳定了教师队伍,教学经验的积累得以延续,也培养出一批新生力量,缓解了文革后出现的师资和民族专业人才断档。民大后来的迅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这次较早复课。
看到民大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到今天,成长为学科门类、培养层次齐全的重点综合大学,让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今天的民大,凝聚着几代师生的辛劳与创造。我们永远忘不了乌兰夫、刘春、宗群等历届老领导,忘不了王钟翰、林耀华、于道泉、马学良等老一代专家,他们为民大倾注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众多一辈子献身三尺讲台的老师,也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像王辅仁教授,抱病在讲台上坚持到生命最后,才含笑告别自己的学生,令人敬佩。在庆贺建校60周年的时候,我们衷心感谢为民大发展倾心尽力的前辈,感谢所有做出奉献的人。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站得更高,那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构建,我们脚下已筑就牢实的根基,完全可以期望,今天的民大人将走得更远,攀得更高。
“明天的太阳更红!明天的太阳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