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名校“公开课”缘何持续发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 11:57   解放日报

  ●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意味着原来局限在象牙塔中的知识、理念和交流方式,超出精英化的狭小圈子,成为公众自由获取和分享的文化资源。

  ●在文化追求上,始于附庸风雅,后来“弄假成真”的也不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一些“大问题”,希望对现代化有一个更清醒、全面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趋势。

  ●主持人:柳森

  ●嘉宾: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解放观点:一段时间以来,国外一些名校的 “网络版公开课”广受国内网友追捧。最近,昔日只在视频中出现的“明星学者”频频走入中国大学校园。前不久,以讲述 “何为公正”为国内大学生所熟悉的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再度登上复旦讲坛。讲座期间,只要他提起某个课上曾举过的案例,听众都即刻抱以会心微笑或热烈鼓掌。您的研究领域与桑德尔相近,也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实践,如何看彼岸这些同行们获得的 “明星效应”?

  刘擎:桑德尔第一次来中国时我曾参与接待。那是在2007年5月,他在华师大有一个题为 “作为一个公民意味着什么”的演讲。他很早就有了较高的学术声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对罗尔斯的批评分析著作使他在西方学界崭露头角,中国哲学界的一些同行也对他有所了解。但四年以前他的课程视频还没有上网,没有那么大的公共影响力,那次演讲的听众席甚至还没有坐满。等到他2010年的第二次中国之行,他的讲课视频已经在全球热传。在复旦大学演讲时人满为患,如同一个超级明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互联网成就了这样的“全球学术明星”。近年来,美国多所著名大学 (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耶鲁和斯坦福大学)陆续在互联网上推出开放课程,还有许多学术机构也将学者的演讲视频在网上推广。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意味着原来局限在象牙塔中的知识、理念和交流方式,超出精英化的狭小圈子,成为公众自由获取和分享的文化资源。

  至于桑德尔的学术成就是否比得上此前来华访问的哈贝马斯或德里达?这就很难说了。但这不是 “学术明星热”的要点所在,比如我们央视的“百家讲坛”也造就了易中天、于丹等学者。这些学者能获得广泛的公共影响力,预示着文化需求的某种新趋势。

  解放观点:在您看来,这一系列现象是顺着某个 “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的吗?

  刘擎:从哈贝马斯、德里达到“百家讲坛”再到 “公开课”,或许反映了当下国人一种深层的精神文化诉求。一方面,在物质生活获得一定的发展之后,人们开始渴望对精神世界的关怀和探索;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经历高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的中国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境,无论是价值意义的迷茫,道德规范的混乱,还是贫富差异和腐败,这些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日益严峻,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人们需要理解这个复杂的处境,也期待获得疏导与解决。这恐怕也是诸如 “正义”、 “公平”、 “道德”、 “传统”和 “现代性”这样的议题能在很多人心中引发共鸣的主要原因。

  当然,“追星”背后多少也有些心理因素。如今年轻人追慕“国外名校公开课”,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对所谓“世界顶尖”、“象牙塔”、“知识殿堂”的好奇,这也可能是某种新的时尚,也有人是出于“附庸风雅”来追赶这种新的文化时尚。但这不是坏事。在文化追求上,始于附庸风雅,后来“弄假成真”的也不少。这样逐渐地,我们的社会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大问题”,这是好事,也是培养公民精神的方式之一。

  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快,大家很容易成为消费者,但“消费者”与“公民”的逻辑并不完全相同。消费者只关心自身的物质利益,而公民则可以从个人出发,关怀社会发展等公共问题,并通过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有质量地介入对公共问题的讨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一些“大问题”,希望对现代化有一个更清醒、全面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趋势。

  解放观点:“公开课热”以来,诸如 “更该向这些名校公开课学习的,

  倒是我们国内的大学老师”等感慨不在少数。其中,桑德尔更是被视为 “最有魅力”的那个 “标杆”。您怎么看?

  刘擎:我在美国访学时,到哈佛去现场观摩过桑德尔的 “正义课”。那是一个古老的剧场,有几百个学生听课。那么大一个场面,又是一种注重参与与互动的教学方式,这对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考验。这是面向全

  校本科生的“通识课”。学生的每次提问都是即兴的,非常个性化的。而桑德尔,既能够让学生活跃地参与讨论,又能把课程要求的内容娓娓道来,对整个场面控制调度自如,这种驾驭能力令人佩服。在他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风格背后,是对理论本身的烂熟于胸和灵活运用。这是一种优秀教师的境界。

  当然,“开放课程”也不只桑德尔一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风格的课程,并不善于言辞,不那么有魅力,却很有深度。这其实各有千秋。但国外的课程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就是教师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只讲授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脉络和背后的思考论证逻辑;注重将知识与人生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成为“活的知识”。

  这种教学实践本身是苏格拉底以来的一种古典传统。鼓励学生不盲从所谓“常规”或 “流行见解”,邀请你和你自己以及你的处境之间拉开一定的反思距离。我认为,这是所谓 “通识教育”或言 “博雅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种教育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批判反思的能力之外,也很注重人文经典的传授与解读。因为,其中蕴含着人类最珍贵的智慧和思想资源。

  解放观点:针对如今的这波 “公开课热”,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也有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本无可非议的“学习”和“借鉴”,是否过于“单向”?

  刘擎:现在的公开课程大多来自西方的大学,这意味着什么?当一个中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文化资源,一部分中国人可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比受到本国文化的还多时,那么,成为一个“中国人”是什么意思呢?这意味着,国人的文化认同可能将更为多元、复杂,而我们未来面临的文化多样性和价值多元性上的问题也可能会更为严峻和深刻。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开课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