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根叔体”流行惹争议:中国演讲能力集体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8日 14:58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记者  樊丽萍

  大学毕业典礼一年一度,校长们照例致辞。去年,“根叔”出人意料地打破领导讲话的惯常样式,讲得随性、活泼、热辣,人们在一怔之后给了他异常热烈的喝彩。

  “根叔”,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他在2010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创下“16分钟演讲,2000余字致辞,被7700多名学子的掌声打断30次”的火爆纪录。

  校长原来还可以这样讲话!

  今年的大学毕业典礼,模仿“根叔”的不少:清华校长顾秉林在致辞中大胆引进“凡客体”,北大校长周其凤在讲话中嵌进了一个很“潮”的词“伤不起”……

  “秀”网言网语的校长们收获了掌声,也惹出了争议:这样的演讲真的成功吗?演讲要成功就非得来这招?

  “校长们进步很大!”

  “校长们进步很大!”许多人对他们的毕业致辞表示惊喜和赞赏。

  包括大学校长在内的领导,讲话一直习惯念稿子。稿子由别人代笔,结构有固定套路,比如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总是先围绕“祝贺学有所成”说一通,然后回顾过去4年,从国家、城市说到大学发展,再提些希望(一般是“三点”);而且语句非常书面化,公文味十足。这样的演讲,首先输在内容空洞,跟学生们4年活生生的经历和感受基本不相干;其次输在语言老套、官腔,全然不像学者、老师在对学生讲话;再者,“照本宣科”的现场效果肯定不好,几张稿纸如隐形的屏风,束缚了讲话者视线和思维的自由灵动、随机应变,挡住了台上台下应有的交流和呼应。

  “根叔”不同,他自己写讲稿,努力贴近学生此时此刻的感受和情绪,用了许多年轻人常挂嘴边的网言网语,诸如“姐的娱乐,哥的寂寞”,大大消弭了一校之长高高在上的疏离感,也消除了训话的味道。

  虽然今年多位校长仿效“根叔体”的讲稿恐怕也有人代笔,但至少,内容不再空洞,官腔更大体消失;更重要的是,校长们注重演讲的反响和效果。这当然堪称“很大的进步”。但愿今后在别的场合,他们也能这么讲不像“领导讲话”的话。

  “热闹有余而深邃不足”

  但争议声也很大。

  知名学者陈平原近日给媒体撰文公开批评道:“表面看,根叔的演说很生动,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感受;可仔细观察,此乃社论(工作报告)加文艺腔(对偶、排比、夸饰)加网络语言。如此大杂烩,每段话都有特定听众,也都能收获若干掌声,可整篇文章合起来,不成体统。”

  对大学校长用网言网语“串烧”毕业致辞、“根叔体”呈现流行之势,陈平原毫不客气地批评:“俗不可耐。”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专攻“人类表演学”,这门名字颇为有趣的学科,一来帮助缺乏表演技巧的人学会表演,二来帮助人们识别虚假表演。在公众场合演讲,在孙惠柱看来“是表演的一种形式”,而演讲人的“台词”应当符合其身份和角色定位:“如果一校之长平日里是正经严肃的,到毕业典礼上说话却一下子活泼时髦起来,嘴里迸出一连串网络词汇,那么很明显,他不是在说自己的话。”校长们在台上如此“表演”,不仅不自然,还有一定的虚假成分。

  网言网语当然给校长演讲增添了生动和有趣,但孙惠柱觉得,校长们追求互动、在乎掌声,没错;不过同时,他们理应有辨别和区分:“学生的笑声、喝彩声到底是发自内心的真共鸣,还是类似于好莱坞大片放映时蹩脚桥段引发的笑场?”

  怎样的大学校长演讲才是值得效仿的“范本”?陈平原提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年)、《北大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说词》(1919年),以及两位清华校长罗家伦先生、梅贻琦先生的就职演说(1928年、1931年)。他认为,“今天中国大学校长们的演说普遍热闹有余而深邃不足。”

  孙惠柱则认为,那几位前辈校长的讲话之所以今天仍能打动人心,实是印证了“内容为王”的道理,“相信蔡元培先生在任何场合讲话,都会讲他真正要说的话。”

  赶紧把演讲列入课程表

  “大学校长如今也开始重视口头表达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洪林挺高兴,他专门研究这个,培养职业主持人;去年“根叔”一走红,他就关注。

  很多校长真还不大会演讲。其实远不止是校长,在大庭广众之下,又有多少人能从容应对,不失“体统”?多位专家提到,演讲能力是一种“集体缺失”;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在职培训,完全忽视这一项。

  曾在美国留学的孙惠柱感慨:在美国,从有大学之日起,就开设了正儿八经的演讲课程。而孩子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都要学习演讲。这样十几年练下来,等到大学毕业时,人人都很能说。演讲有学问,讲技巧,比如讲稿的写法肯定跟给人读的文章不同;比如开场白一般是说个应景小笑话,最好自嘲几句,迅速拉近和听众的距离……这许多学问和技巧,都要学习,更要反复操练和实战。今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毕业致辞颇得好评,关键是他以一个不久前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来配合“大学精神”的演讲主题:拍毕业照时,一个女同学帽子掉了,俯身去拣,结果合影上没她;她提意见,有关部门反应冷漠……这恰好印证了上述的演讲学问。

  但演讲能力培养,在国内整条教育链上还是“真空”。大学校园里虽有各种演讲比赛,貌似热闹,但评委老师中有几个精通此道?即使精通,却也不上讲台。于是我们看到,大学生演讲的表演味过重,往往激情洋溢如诗朗诵;其实,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讲话,要的不是这一路。

  校长们,赶紧把演讲列入课程表,带头学演讲吧。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毕业 毕业致辞 校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