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江苏生源减少 应试教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 11:03   人民网-江南时报

  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对外发布了2011年度江苏高招录取情况,据披露,今年我省高招录取率达到了83.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记者了解到,这已是江苏高考录取率连续第三年攀升。在生源减少的大背景下,高招录取率水涨船高,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在大学越来越容易上的今天,我们的衔接教育该面临何种变革?对此,有专家指出,未来人才培养呼唤更注重内涵的全面发展,简单的应试教育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考生更容易上大学了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普通高校2011年度的招生录取工作,已经于8月31日全面结束。在高考报名人数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今年我省高考录取率依然达到了83.6%,比去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据介绍,今年全省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总数为49.97万,录取的考生数量达到了41万。在统招录取人数中,本科录取率达45.0%,专科录取率为37%。之所以出现这种高录取率的情况,外界认为,主要是因为生源总数减少,而全省的招生院校规模和计划总数却没有太大变化所致。此外,今年本三批次院校志愿填报率比去年也有大幅上升,不少外地高校在我省纷纷增加招生计划,以及注册入学政策的实施,都对此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江苏高考录取率2009年为71.4%,2010年为80%出头,2011年达到83.6%,已经连续3年保持攀升趋势。这意味着,考生在高校选拔生源的角逐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在不断减少,考生可以更加容易地上大学了。而据省内研究教育的专家学者推断,未来随着全国生源数目减少趋势的不断加重,江苏省内高考这种高录取率的情况,亦有可能会继续下去,甚至不断保持攀升。

  ■“唯升学率”教育症状有望获缓解

  “我的孩子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她在考前3个月的时间里整整暴瘦了5斤,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损害实在是太大了!”日前,南京市民邱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他本人是一个对分数不太敏感的人,一直希望女儿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可是处在学校和社会的氛围之下,想要达到这点要求实在是太难了。“无休无止的考试和排名,每天做不完的模拟试卷,各科老师轮番轰炸式的不断加压,根本没有哪个学子能脱离这种束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家长都对当前孩子面临的沉重学习压力感到苦恼,但是也充满了无奈,因为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作用是任谁也消除不了的。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就在普通学子为如何才能顺利获取大学录取通知书而苦恼的同时,成绩优秀的考生,也在为如何求取更优质高校的入学机会而费神。”正是由于社会、家长把能否进入高校以及进入什么样的高校,与孩子日后的发展前途相挂钩,导致中国的高等教育生生变了味。“教育不再注重学生学到的东西有没有价值,而是注重学生的所学能否换来文凭和财富、地位。”

  “以前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很难获得中小学校的拥护和支持,因为受到升学率考量的沉重压力,让一些学校根本不敢轻易放弃‘应试教育’这根稻草。”有专家指出,在大学日益普及化的形势下,悬在各大中小学负责人头上的无形之剑也随之消失,尽管升学的压力无论何时都会有,但目前这种“唯分数是瞻”的局面,有望获得缓解。

  ■专家呼吁让基础教育回归本位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学家叶澜教授很早就提倡,要让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本位,这就意味着,学校所有的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运行,都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考试的机器。而江苏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谢承俊研究员则认为,如果从更为现实的角度去考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可能受到此影响最深远的恰恰是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因为上大学变得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文凭泛滥,而所有人的文凭含金量其实都是相同的,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出于获得社会认可还是出于完善自身考虑,仅凭大众化的学历文凭已经很难证明自身的独特性,这时候需要比拼的就是个体的综合素质了。

  “综合素质包括方方面面,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文化内涵、德行操守,都在其范畴以内,这些特质都需要学子在长期的熏陶中慢慢获取,单凭对付应试教育的那一套陈旧做法,很难产生实质性效果。”盐城市民间教育问题研究专家朱正清告诉记者,有鉴于此,他呼吁所有家长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都能从学子未来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及早转变教育理念和思路,让学子们从小学起就能受到没有掺杂任何杂质的本位教育,感受到教育对人的涓涓滋养。“我希望小学生们可以从小接受国学的教育,懂得仁爱的道理,中学生们可以不打折扣地接受到体育、艺术等多种拓展教育,社会考评学生的素质不仅仅看文化成绩,还包括体质、修养、德操等等。”但是朱正清也坦言,这依然很难,社会观念的转变恐怕还需时日去慢慢矫正。

  记者 刘浩浩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