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时报》9月23日报道)今年4月,国内高校课程纷纷加快了“上网”的步伐。只是几个月下来,国内的许多网络公开课似乎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受欢迎。网络公开课(微博)的内冷外热,究竟原因何在?
国外的课堂更多是从问题入手,强调问题意识,并由此很快将学生带入到课程的学习之中。相比之下,国内则依然延续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即使采取了网络这种相对新颖的传播手段,依然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最近几年,西安交通大学(微博)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吴宏春比以前忙碌多了。
吴宏春的忙碌是有原因的:近些年随着核能的发展,国内数十所高校先后开设了核能相关专业。然而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师资。于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纷纷被外校邀请讲课。负责主讲核能最重要基础课程——核反应堆物理分析的吴宏春自感分身乏术,于是在去年主动要求将这门课程录制为网络公开课程,希望以此减少外出讲课的任务。但让他没料到的是,他的课程网上反映效果很好,吴宏春忽然变得“有名”了。
吴宏春的“出名”正是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走红的一大写照。
内冷外热的公开课
人们首次听说“网络公开课”的名字是在本世纪初。从2001年起,耶鲁、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批世界顶尖高校纷纷将自己的课程公布到网上。从去年开始,国内出现专业团队对这些课程视频进行翻译,引来大批“中国粉丝”。目前,在国内已经可以看到数千节世界名校的课堂录播视频,每天点击观看超过100万人次。
几乎与此同时,国内高校也纷纷加快了“上网”的步伐。如今年4月,复旦大学(微博)推出国内高校首场“网络公开课”;同月,西安交通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也正式对外发布;北大、清华等9所国内顶尖大学更是组成了“C9联盟”,投入网络公开课的开发……
只是几个月下来,国内的许多网络公开课似乎并没有如吴宏春的课程那样受欢迎。
今年8月,新浪网完成了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600多人中,94.5%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国内外公开课。而在各类公开课当中,有43.1%的人选择国外名校公开课,选择国内名校公开课的仅有17.4%。今年4月,复旦大学在网上率先推出了“执拗的低音”系列讲座,上线至今,共有80余名网友参与跟帖,而对比哈佛某些课程,参与量可以过万,这个数字多少有点尴尬。
网络公开课的内冷外热,究竟原因何在?
我们的定位是什么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教学理念和方法出了问题。”在接受采访时,中央民族大学(微博)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表示,虽然是网络公开课,也需要传播知识。在这方面,国外更多是从问题入手,强调问题意识,并由此很快将学生带入到课程的学习之中。而且国外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讲究现实性、当代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之下,国内则依然延续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即使采取了网络这种相对新颖的传播手段,依然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对此,吴宏春也有同感:“国外的课程讲授是基于一定问题的启发式教育,而国内则仅仅是把课本给你讲懂的灌输式教育,就这点很多老师也未必能做到。”
课程不受欢迎,就在授课方法上找问题,这样的逻辑似乎有些“简单”。但在郭英剑看来,“简单”问题背后,其实涉及到高校网络公开课如何定位的大问题。
对于“公开课”的概念,早在10年前,我国推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时就已经有了。直到现在,每年也有不少高校将精品课程放置于网上,但主要用于校内交流。而随着社会公众可以登录视频平台,公开课也面临着从“内”到“外”的转化。
“更多的人能看到公开课,这是件好事,但国内高校在这样的变化中,似乎还没有找准新的定位,即这门课程为什么要开?为谁而开?他们有何特点?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国外高校对此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而国内则因为刚刚开始实践,很多学校还处于模糊阶段。”郭英剑说,如果上课的老师连坐在电脑前的是怎样一群人都不知道,他们又如何能结合这些人的特点进行教学上的创新?更谈不上启发教育、问题意识了。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将课堂上的教学换一个环境,照搬上来罢了。
从“上规模”到“提质量”
今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在吴宏春看来,近段时期国内网络公开课迅速发展,与教育部类似的支持政策不无关系。“多位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强调要重点注重高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发展,这必然引起高校的响应。”
政策导向很容易导致“一窝蜂”式的盲目上马,而这样的情况似乎已经出现了。吴宏春之前就曾听说,有学校甚至要求所有课程不分好坏,全部上网。“不客气地说,有些高校开办网络公开课的目的并不纯洁。”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进军表示,以往公开课在本校范围内使用时,授课质量仅有本校同行和学生了解。而在网络公开课中,其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将直接置于全国甚至全世界同行的评价和比较之中。但国内高校往往只注意课程公布可能带来的对学校影响的提高,而忽视了其对学校授课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挑战。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还处在一个‘上规模’的阶段,距离‘提质量’还有一段路要走。”刘进军说。
对于这条路要走多长时间,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有一点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要梳理目前高校公开课有些“良莠不齐”的现状,有关部门具体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虽然公开表示了对网络公开课的支持,但目前还没有更加细化和规范化的指导意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任何水平的课程都可以“上网”,致使“鱼目混珠”的现象广泛存在。“从数量到质量,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但如何令这一过程变得更短,则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吴宏春说。
网络课知识产权堪忧
一次成功的教学,既凝聚着教师的辛劳,也体现着教师独特的思想。于是,当它可以被网络上的任何人看到时,便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个问题——谁来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
据了解,无论吴宏春还是郭英剑,都曾接到过商业网站希望为其录制公开课的邀请,并承诺将给予一定报酬,但他们均表示了拒绝。究其原因,正如郭英剑所说:“我并不知道,将来也无法控制我的课程录像会用在哪里。”而这样的说法相信也代表了很多老师共同的忧虑。
据了解,国外大学在网络课程的推进中,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习惯。国外教师在校内上的课程,都属于大学课程体系,产权归学校。校方在征求教授同意后,可以对课程版权进行支配。而国内仍然缺少明确的法律界定,大学和教师对于与网络相关的知识产权多数都比较陌生,学校和教师的知识产权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这一问题,刘进军曾表示,他更倾向于将公开课程有关资源的知识产权比照出版物的知识产权来对待,即其他人可以直接阅读、观看,甚至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公开课中的某些内容(应使学生明确看到采用的是谁的作品),但如果在自己署名开发、制作的作品中,使用这些资源或相关成果时,就应该按照对他人的出版物那样引用和标注。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教师的权益,然而无论如何,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依然还是国家在制度层面制定一套更加详尽且切实可行的措施,也只有彻底解决了教师的这一后顾之忧,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才可能凭借网络的平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更多人一同分享。(记者:陈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