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北大图书馆该不该卖“苹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7日 11:41   解放网-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章友德(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

  ●当全世界都迈向现代化、市场化,人们的潜意识里,反而更期望能保有一块圣地。这种大众心理至少有一个好处:它能适度矫正过度的商业化思维。

  ●商业化本身不是问题,是否商业化过度,那就更加没有标准可言。关键在于双方的合作选择,能否在收益之外,同时让社会大众受益。

  解放观点:“北大(微博)图书馆内,苹果电脑的体验店正在装修”,当此消息传出后,立即引来舆论关注。反对者表示,不该让大学图书馆增加商业化色彩,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公共资源,实际上已经具有教育的象征意义,是“神圣之地”,应该维持一个安静、纯粹的阅读环境。您对此怎么看?

  章友德:大学是一个现代组织,尤其对中国而言,从北大1898年建校算起,只有百年历史。而在公立大学的百年历程中,大众对北大的印象和判断,一直是作为中国的学术中心、新文化中心来看。所以至今,我们的集体记忆里,总觉得北大不应该是一个商业组织,不应该和利益沾边。

  换言之,尽管市场经济已经改变了我们生产和消费的思维方式,但是一旦我们认定北大图书馆是“文化圣地”时,那就意味着这种行为即使再合理合法,大众从情感上也可能偏偏就是不能认同。所以这场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单纯的道理之争,更涉及理性之外的情感。

  解放观点:您觉得这种大众心理究竟是落伍了,还是确有必要?

  章友德:有意思的悖论在于:当全世界都迈向现代化、市场化道路,整个社会变成了“世俗”社会后,人们的潜意识里,反而更加期望能够保有一块圣地,希望有某个空间,直到今天仍然不沾商业色彩。社会发展越快,商业化越发达,人们对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圣地越是渴求。

  这种大众心理至少有一个好处:它能对某些公共组织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也能适度矫正过度的商业化思维。无论再好的东西,当它直线往前勇猛发展时,出现一个反作用力防止失控,总是好的。

  解放观点:类似的事件还有当年星巴克能否开到故宫(微博)、国家博物馆(微博)能否展出奢侈品等等。支持方表示:这些“精神圣地”也要直面市场环境里的生存问题,所以与商业沾边不可避免。您同意吗?

  章友德:之前的反对舆论可以归为道德视角,现在的支持方,是从利益视角考虑问题。比如有人评论说,国外的大学很多都是私立的,大众对他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的行为,不会有太多不满。

  现代化就是世俗化的过程。在前现代社会,那时候的博物馆、图书馆,属于私人收藏,是文化精英的个人领域,不向公众开放,所需钱物自然也是贵族们自己筹措捐赠。而现代社会,把这些组织由私人领域推向公众领域,问题也就出现了:靠什么生存?仅仅靠个人捐赠和财政拨款,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文化需求。寻找商业机会,大概正是历史的发展趋势。所以即使是发达国家,这些机构从来没有放弃过商业机会,等着被人供养。

  关键是,利益和道德之间,要找到结合点。

  解放观点:这个问题上,如何才能同时兼顾利益和道德?

  章友德:举个例子,现在有些大学图书馆,可以做到完全信息化,几乎不用人看管,借书还书和整套流程,由电脑控制管理,对学生来说也更加方便快捷。回过头来看北大图书馆和苹果体验店。苹果作为当前科技时尚的风向标,假设它入驻北大图书馆后,能够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电子化起到帮助,对未来新型的知识传播模式有所革新,这不是皆大欢喜吗?只不过我们现在只想到苹果体验店的商业性质,还没有充分发掘出如何把这份利益拿来促进公益、服务大众的途径。即使是古典经济学,也从来没有为了赚钱而赚钱,利益的最终目的,还是指向人的幸福生活。

  所以,大学也好博物馆也罢,商业化本身不是问题,是否商业化过度,那就更加没有标准可言。关键在于双方的合作选择,能否在收益之外,同时让社会大众受益。毕竟这几种类型的机构,有着 “神圣”象征,有别于一般的公司。它们为生存谋划无可厚非,只是同时还需要多花点心思,兼顾到合作的公众影响和社会效益,让两者良性结合,生长出更好的东西。

  解放观点:是不是大众的集体心理,也会随着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变得对此更加容易接受了?

  章友德:哈贝马斯曾经用过一个术语: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所有的需求都是购买必需品而已。可是现在,迈入消费社会以后,小康人群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存性消费,更是围绕自己的私人生活,进行享受型的消费,生存升级为生活。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被各种不同的时尚流行、市场逻辑和消费标签所影响。社会的所有组织和结构,都被拉入了这样一种市场关系中。

  即使是神圣的文化之地,也无可避免卷入其中。公共领域同样发生着现代转型,它们和传统之间的围墙正在被逐步拆掉。因为在这些机构工作的,是现代人而不是古人,工作人员拥有现代的消费模式和市场经济的思维。我们已经不可能要求“神圣之地”里面的人,同样不食烟火,保持圣地的神圣。全社会的世俗化是大势所趋。能够做的就是如何适应这种大势,让舆论监督、法制和管理同步跟上,促使这些特殊机构公开透明,最终反哺大众。

  解放观点:其实不仅是功能转型,就连内容上,也开始了转型。有人指出,博物馆未必只能展出古董,近当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同样也可在展出之列。该如何定义这些文化机构?对他们的评判,难道永远没有答案?

  章友德:博物馆的展示是否需要和大众文化结合,见仁见智。现当代的艺术和技术,为什么一定不行呢?其中有两种思路:一种认为顺应现当代,与时俱进。另一种认为,越是大众文化时代,越需要公共文化机构凸显自身价值,独立于世俗社会。

  其实,生活到处都是博物馆。人类创造过的一切,不仅是为了消费,同时也需要展示和传承。美国才200多年历史,他们到处都能见到博物馆,大众消费自然构成了博物馆的内容。只不过综合型博物馆和专业型博物馆承担的功能不同,对两者要求也不同。怎么处理好与商业的关系,更近一点,还是更远一点?边界确实越来越模糊,大概只能有待未来的年轻一代来回答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