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记者 谢小芳)大学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然而记者走访调查我市部分高校,却发现很多大四的课堂十分冷清,许多学生处于“离巢”状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了大四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机会,游离于校园之外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或者为了考研、考证纷纷逃课。近年来,大四课堂上的“空巢现象”愈演愈烈。
课堂空巢 老师无奈
在我市某高校的一个课堂上,记者发现整个教室里只有7位学生。对此,授课老师很是无奈,他说,全班五十多人,有时只有几个来上课的,有时即使来了二三十个,也是心不在焉,把考研的书籍带到课堂上看。“学生说要去实习,要请假,我也没法不同意。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学好专业知识,学有所成,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能顺利就业。”
某高校工商管理学专业的小邓,正在准备创业项目,整天在校外忙碌,很少去教室上课。小邓说,学校对此持“默许”态度,现在学校都实行学分制,考试之前花上一个星期认真复习考及格就行。只要考试通过,就不会影响毕业和学位证。选择考研的学生,纷纷从课堂转移到自习室,“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没有空去上课。”自动化专业的小陈表示,现在对他来说,准备考研就是一切。
大四课程是大学教育的点睛之笔
记者收集到我市部分高校的大四学生课程表,在大四第一学期,每周大致都有12个课时的课,有的专业甚至达到30个课时,其中不少课还是专业必修课。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虽然学校将大学四年的课主要安排在了前三年,但是想在前三年就把学分修满,几乎不可能。记者了解到,我国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大都是共同课和基础课,而专业系统理论、专业实践、专题研究、毕业设计等都放在三四年级去完成。对于本科专业来说,大学四年教学课程的时间保障是不能含糊的,否则教学质量必然要打折扣。
一位老师对记者说:“大四的学习是对四年专业知识学习的整合和融会贯通,是点睛之笔,怎么能够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呢?这样下去,高等教育的意义在哪呢?”
不应让本科教育“变相缩水”
实习、创业、找工作、考研……到了大四,好像什么都比去课堂上课更重要,学生要就业,寻找毕业后的出路,忙得没有时间上课;学校要提高就业率,也对此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和学校都被就业这道“紧箍咒”弄得喘不过气来,也直接导致近几年来大四课堂空巢现象愈演愈烈。就业率与上课率之间的较量,在各高校之间普遍存在,并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
对此造成的后果,一位教育界人士说,学生不能按质按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或学习环节,必然使其专业素质不完备,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生提前半年或一年找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但高等教育和学生付出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看却是惨重的。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顶不住外部冲击,实质上缩水为专科,或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预备教育,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以本科教育质量的下降去换取就业率,无异于缘木求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