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9日 14:17   新浪教育微博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白鹭。我现在是在东方国际海外名校教育展现场,现在为大家邀请到的这位嘉宾是来自于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马博婧,请您跟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马博婧:大家好!我是在德意志交流中心DAAD办事处工作,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针对中国学生、学者的奖学金项目。

  主持人:我知道马主任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公派展,跟往年相比,您觉得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变化吗?

  马博婧:我们去年参加了一次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东方国际海外名校教育展,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接触到很多非常优秀的国内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他们都希望在学习期间能到德国进行长期、短期的交流学习。所以,今年我们奖学金项目招收到了很多很好的学生,并且他们已经通过我们的项目拿到了奖学金在德国开始学习,或者即将到德国开始学习。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今年参加了教育展三站,去年参加了一站(北京),今年参加了北京、上海、武汉三站。

  此外,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多,包括今天上午学生已经开始排队,在我们的展台前,拿我们的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这是此次教育展很显著的变化。专访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代表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主持人:您觉得今天上午提问当中问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哪些?

  马博婧:大家关心的是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能否用英语学习,需不需要用德语学习?可以跟大家说一下,如果在国内学的外语是英语,想到德国做博士,或者做硕士,或者以后做科研,完全用英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除非有学校,或者教授提出的特别要求,需要提供德语成绩,你需要提供相应的德语水平证明,除此之外,英语是完全可以满足语言要求的。

  主持人:课程授课是英语?

  马博婧:对有很多英语国际课程。  

  主持人:中国生到德国有哪些可以申请的奖学金呢?

  马博婧:我们德意志交流中心针对中国学生、学者的项目还是非常众多的,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跟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的是博士的长期奖学金项目,每年最多可以招收40个博士生,资助40个中国博士生到德国进行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习,或者是长期的博士学习。除了博士生以外,我们针对于博士后也有相关的项目,在读的博士后可以申请我们的短期项目,拿到资助,到德国进行6个月的科学研究。此外,我们跟德国宇航中心也有合作项目,德国宇航中心也是非常欢迎中国的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学者拿到这个项目的经费到德国进行科研。

  我们即将会推出一个新项目,针对中国的硕士研究生的项目,在中国高校完成硕士一年级课程之后,可以申请我们的奖学金,奖学金期限是1到3个月,拿着这个奖学金到德国做一个跟硕士毕业论文相关的课题,或者是研究,或者是直接拿钱到德国写硕士论文,这是我们即将推出的一个项目。此外,我们还有针对艺术学生的奖学金,艺术家奖学金。

  主持人:中国学生申请奖学金过程中,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做哪些准备让他们更容易申请到奖学金呢?

  马博婧:大部分奖学金重要的前提条件,拿到德方教授,或者德方院校的通知书,或者邀请函,针对博士、硕士生,要拿到德方教授的邀请函,德方教授已经同意你成为他的研究生,在这种前提下可以到办事处申请奖学金了,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主持人:像您说的,必须得到学校的Offer、邀请函才可以?

  马博婧:对。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德国大学在挑选学生过程中他们比较看重学生什么素质?

  马博婧:根据面试评审的经验,看重的第一个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因为拿我们的奖学金要做科研项目,或者做学术论文。所以,选题方面要特别注意,是不是受到德方教授强烈推杆的课题,你选的课题是不是值得我们资助,除此之外,还有你之前的教育背景,之前在国内的学习成绩,你的语言水平,都是我们综合考虑的因素。

  主持人:从您过往的工作来看,中国留学生去德国的意向是不是有增加的趋势?

  马博婧:中国学生到德国的留学人数,从本科到博士的人数都是逐年递增的,一年比一年多。

  主持人:我们今天要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些学生如果在拿到他们的奖学金,完成学术之后,就业情况怎么样?

  马博婧:如果说学理工科的学生,比如说机械制造,汽车,这类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留在德国找到工作的机会相对比较大一些,但是文科学生找工作的情况就没有学理工科的那么乐观了。需要说的一点,如果拿到奖学金,还是需要回国服务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马主任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专访。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