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怒言:“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他批判高校学生会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是学校的“特权阶级”。信息时报记者深入广州多所高校学生会,受访学生会成员和学生指出学生会四大“罪状”——暗箱操作、收受好处、学摆官架、拥有特权。学生“混完学生会”好处多多——考试有加分、就业有老师推荐,甚至不用面试就被录取。一些学生管理者承认,学生会功利化和官僚化确实存在,解决办法是让学生会从学校独立。
昨天,@信息时报发布微博【学生会江湖,水有多深】,大学团委学生会等学生机构再一次引起关注,引发众多“粉丝”的感慨,微博转发近300条。
@末日_圣歌:最原本该保障学生利益的学生会,成了部分“聪明”学生弄权的练习平台,不过这也拜体制影响所致。
@泉城柔石:现在的学生官官味十足,步入学生会十有八九有猫腻,每个学生官背后大都有不可示人的故事。
@cindy-小窝 更认为:能进学生会、团委的都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想进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地方就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
但是,也有网友认为人大教授和记者报道的学生会江湖只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欧素丽 转发此微博:确实有些,但应该还没那么严重…… @小白需要时间 转发此微博:我就觉得老师会有官腔,师兄师姐是好人。
在质疑学生的同时,也有网友发出感慨。@雅丽瑛001:看到建党伟业的电影后,感到那时的学生会充满正义,弘扬中国的良好传统,而如今呢?相比相差甚远!那个年代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国捐躯的热情和正义,令人怀念!如今已被金钱和冷漠所替代,人情都是金钱交易,哪有人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