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专家炮轰“骂米饭,饭变臭”纯属忽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2日 10:3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微博

  三盒米饭,一盒被赞美,一盒被辱骂,一个不予理睬。一个月后,三盒米饭有了不同“命运”,呈现不同的颜色。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州华成小学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这个实验验证“饭知道答案”。昨日,成都晚报(微博)记者采访了成都多名学者,他们都不赞同此实验,一名学者还直言这是无稽之谈。  

    新闻回放:验证赞美的威力 对着米饭说话

  据报道,最近,广州华成小学学生在做一种米饭实验,将米饭盛在保鲜盒中放在冰箱里,每天固定时间对着米饭说话,其中对着一盒尽说赞美话,对另一盒则用力骂,还有一盒米饭则从未被理睬。一个月过去了,听了赞美的米饭还是白白的,有一点儿黄;被骂的变得又黑又臭;没人理睬的变黄了。报道称,这个实验缘于之前该校播放的科学纪录片《水知道答案》。为亲身验证人的行为举止是否能对事物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米饭实验在三四年级学生中推广,孩子们可自愿参加。而广州团校青少年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庆说:米饭实验得到了心理学家和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支持,是真实可信的。

  成都:鼓励学校赏识教育 尚无学校做“饭知道答案”

  “可能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实验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都市教育局宣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一直鼓励学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不少学校也实施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做法,但“米饭实验”这样的赏识和激励教育方式,在成都中小学中还未出现过。

  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成都市家庭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张皓已在小学、初中、高中、大专院校开展了近百场涉及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张皓说,她所接触的学校中还没听说有哪家做过“米饭实验”或类似的实验。

  学科专家:饭知道答案?胡说八道!

  化学教授:米饭品质只与微生物有关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在电话里,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冉鸣直言,首先、所谓著名的三碗米饭实验就是忽悠人的;其次、人的脑电波非常微弱不足以影响米饭的品质;最后、米饭的品质只与微生物有关。“三碗米饭要说明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能影响米饭,但语言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日文与中文不同,普通话与方言不同,所以用语言来影响米饭是说不通的。”从事化学研究的冉鸣看来,米饭最终呈现出来的品质只与微生物有关。

  物理教授:脑电波影响米饭?扯淡!

  “完全是胡说八道!”成都晚报采访了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系对量子物理有深入研究的某教授,该教授说出了与冉鸣相似的话。对于该实验的理论依据“量子物理学证明,粒子能记忆身边环境的变化”,他驳斥的理由主要是:脑电波能量太小,根本无法影响到粒子。

  教育专家:验证人需要赞美 不需做这样的实验

  张皓接受成都晚报采访时称,“先不去讨论实验本身是否有理论支撑,将米饭的表现延伸到人的身上本身就有些可笑,米饭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而人却有。”张皓认为,赞美和鼓励会对人产生积极作用,必要的赞美和鼓励在企业管理或人与人的交往中能产生良性互动,但人是否需要鼓励和赞美,不需要靠实验来证明。(记者:田芳 白茹)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百度推广

更多关于 激励 教育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