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世界小姐、洲际小姐、足球宝贝、校花大赛……当今社会上各种类型选美活动的参赛选手越发有年轻化的趋势,大学在校女生也成了其中的生力军。对于这一现象,有的人批评大学女生不务正业,好出风头,只重外貌,而有的人则认为选美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历练,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社会的了解。
北大女生抵制“校花”评选
日前,一个名为“中国校花大赛”的活动组织方,前往北京大学宣传推广时遭遇到了女生的抵制。
“我们主要是趁着11点到下午1点的这段午饭时间在校园内散发一些宣传手册,还在几个食堂前的公告栏内张贴我们的宣传广告。”当天现场的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发出去的传单大部分女生都接过去了,不过也有没看两眼就扔了的。”
“大约中午12点左右,我听同事说南门外有两名女生举着‘抵制校花,拒做花瓶’的纸牌。但是整个过程中,她们和我们均未作正面交流。”李先生说。记者昨天在北京大学的校园内进行了随机采访,不少学生都表示知晓此事。学生们告诉记者,两个女生抵制校花评选的理由主要是“不愿意被消费,不做校花做自己。”
据了解,此前,该校花大赛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北京多家高校内进行过宣传推广活动,但仅在北京大学遭到了学生的抵制。“北京大学的女生确实比较有个性和思想,我们支持和尊重各种不同的看法。”李先生说。
北大团委一名负责人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曾称,对这种活动采取“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的态度,同时认为这种情况“某种程度反映北大人独立思考,不盲从的特性”。
“校花”百度词条上的释义是“学校中称大家公认或选举的最美的女学生。”点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校花”二字,即有几千万个搜索结果。其中,甚至不乏专门的“校花”网,其中网罗了各地各高校的“校花”照片,还有就是各类型的“校花选举”,“校花大赛”等活动。
可见,“校花”已经从男生女生卧谈会上的偷偷品评,逐渐成为一个类似于“选美”的公开选拔评选活动。如同北大女生抵制校花评选的行为一样,随之而来的,“校花”该不该选?该怎么选?什么样的才算是“校花”等问题,也成了大家关注并讨论的话题。
-选秀专业户
●龚绮 21岁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大三学生 “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校花大赛”亚军
名声非议共存 “他们羡慕嫉妒恨”
百事足球宝贝全国总冠军、新锐校花大赛亚军、51届国际小姐大赛北京区季军、洲际小姐贵州区冠军……翻看龚绮的履历后,所有人都有一个结论——这姑娘就是一个选秀专业户。龚绮在学校学的是声乐专业,同其他普通院校不同,龚绮所在的这家艺术类院校对学生外出参加类似选美选秀活动持支持态度。
“和一些选秀节目不同,我参加校花大赛还有其他的选美比赛,不会耽误太长时间,基本上只有到最后的决赛阶段才会封闭集训,最多也就是一个月。提前和老师请假,一般都没问题。”电话那头,龚绮的声音有着男孩子一般的干脆利落。
对于选秀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龚绮倒也并不讳言,“比赛得奖后,有人知道你了,活动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一般都是平面模特,商演走秀或唱歌。”即使是在艺术类院校里,龚绮这种“得奖无数”的女生也还是会招来一些非议。“也有人会说一些有的没的东西,我觉得他们就是羡慕嫉妒恨。不过,大部分同学都是鼓励我,还会去现场给我加油。”
收获从容与自信 “我能HOLD住”
当记者让其谈谈对“校花”的看法时,龚绮说:“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可能我们父母那一辈心目中的校花形象,就是那种长发飘飘,一身白裙,走在校园林荫道上的女孩。但在现代社会,我觉得要聪明,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范儿,这就是美丽。”
在和龚绮谈话的过程中,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21岁的年轻女孩和同龄人相比,有着更多的从容和自信。“虽然我们艺术类院校的气氛要活跃一些,但总归还是校园。我参加的这些活动,让我见识和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人,社会阅历、人际交往、驾驭能力和自信度肯定和那些只在学校里苦学的同龄人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能HOLD住。”龚绮坦言。
当得知本次校花大赛在北京大学宣传时遭到抵制,龚绮表现得略感意外。“其实内外兼修还是挺重要的,我觉得,如果北大能有一个女孩参加这个校花大赛,她和我们这些艺术类女生的气质肯定不一样,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我相信她肯定能比我们走得更远。”
-大赛组织者
校花并非“花瓶” 注重综合素质
记者从龚绮所参加的“中国大学生校花大赛”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校花大赛”是由某杂志联合国内数家媒体主办,每年一届,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今年这届“校花大赛”在全国近300家高校同时展开,仅线下报名人数就达三四万人,线上报名几十万人。其中,北京地区目前报名的女生达2000余人。经初步统计,这2000余名候选“校花”中,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0岁。
记者得到了一份去年“全国大学生校花大赛”的工作手册,从中看到“校花”的评分依据主要包括综合形象(形体、气质、形象)、现场表现、才艺表演等方面。根据该评分标准,比赛设有形象展示(包括泳装展示)、才艺展示、智力素养问答等环节。
据了解,所谓的智力素养问答为考验这些“校花”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所以设置的多为开放式的论述题,内容涉及社会、大学教育、大学生、社会历史、校园文化等,以供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我们举办校花大赛的目的就在于改变‘校花’在大众心中单一的外在‘花瓶’印象,比赛中选手所体现出来的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要充满阳光、彰显魅力,只有这样的在校女生才能获得校花的殊荣。”比赛的组织者告诉记者。
女性应有一技之长,漂亮怎能当饭吃?
李丽(化名) 北京大学大三学生
记者日前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随机采访了几位女生。面对记者的提问,大三女生李丽表示听说过所谓的校花大赛,“好像路上有人发过传单,给我的时候扫了一眼,没太注意。”尽管李丽并不知道同校有女生抵制校花大赛,但她对这个比赛也持反对态度。“作为一名女性,还是应当有一技之长,这样以后在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有的学校举办女生风采大赛,这个我支持。但是单纯的选校花,我觉得挺没意思的,漂亮能当饭吃?还不是社会上的一些人拿这个当噱头消费女大学生?!”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名女生中,大多表示不关心,只有两名大一女生表示对评选出的本校校花有点好奇。但是,无一例外,所有的受访女生均表示自己不会参加这种大赛。
校花大赛组委会报名人员的统计也证实了记者的采访,本次报名的候选“校花”,北京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电影学院(微博)、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北京舞蹈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这些艺术类或“准艺术类”的高校。而清华、北大、人大等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女生一律缺席。
男生会去关注,但不同意女友参选
李岩(化名) 北京工商大学(微博)(招生办)大三学生
“上大学三年了,还真没看过什么校花选美比赛。才艺展示之类的比赛倒是每年都有。”同许多男生一样,北京工商大学大三学生李岩平日里也会和同宿舍的男生讨论学校里哪个女生长得漂亮,新来的一届学生中有没有好看的小学妹,“但都是私下里说着玩,谁也没想过真拿到台面上来评‘校花’。”李岩笑着说,“不过要真有这样的评选,我倒是会关注,估计所有男生都会偷偷关注吧。”
谈及心目中的“校花”,小李也有自己的标准,“记得大一上商务礼仪课时,老师问过我们觉得女生怎样的形象漂亮,当时有人说黑黑长长的直发,好像全班男生还挺认同。我倒是觉得稍微烫点自然的花,清纯的样子最美,不过千万不要化浓妆。”
尽管表示会关注校花选举,但李岩却坚定地表示,不会同意自己的女友去参选校花。“这选校花说好听了是大家选出几个看起来漂亮的姑娘,说不好听了,就是色狼们有组织地明目张胆地出来看漂亮姑娘。”“我不会答应我女朋友去参选,她肯定也不会去。”
本校有赛事选拔,选校花意义不大
孙蕾 某高校校学生会女生部部长 大四学生
“我们学校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会举办女生风采大赛,已经连着办五年了。”孙蕾向记者介绍,“开始决定举办这项活动,是因为存在学校里女生远多于男生的情况,想给女生更多展示自我才艺的机会。这个比赛包括唱歌、跳舞、说相声、朗诵等,只要是女生、有才艺都可以报名参加。”
几年下来,女生风采大赛也已经成了该校学生会的一个知名赛事,每届都会吸引近百名女生报名参加。按照赛制,经过层层角逐,最终以文艺晚会的形式评选出同学和老师等嘉宾眼中的女生风采之星,并给予奖杯等荣誉奖品。
孙蕾同时介绍道,女生部里还设有礼仪队。“礼仪队的队员都是女生自愿报名,我们筛选出来形象气质不错的女生留下,其他的淘汰。”礼仪队的队员平时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形体等方面的培训,在学校重要的会议中或者文艺晚会中担任礼仪服务的任务,“她们是学校形象、女生形象的代表,当然会认真挑选严格训练。但是这种筛选不同于校花选美比赛,那种比赛意义不大,反正我们女生部是不会举办的。”
-专家观点
●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所青年所副所长 青少年问题专家
选美要谨防商业性和功利性
对于大学女生选校花的问题,青少年问题专家邓希泉老师表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丽的追求,符合文化和自然的需求。自然美与内在美相结合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在评选过程中,要谨防低俗,不能打着美的旗号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无论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不能抱着过多的商业性和目的性来选“美”。这要求学校要把关,企业要自律,学生要自爱,不能背离选“美”的初衷。“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和市场功能容易产生低俗化的炒作。”
把握住机会但不能影响学业
“一个开放的社会,就要提供公平的向上流动的机会。”邓希泉认为,选“校花”活动给大学的女生们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平台,如果能把握住机会,就能争取到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度热衷地参与类似活动,肯定会影响学业,不过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人生的路径有许多种,而且现在也有终身学习的机会了,年轻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女生还是要认识到内在美才是支撑,还是应当不断地补充知识,增强内在修养。”
重视内在修养也别忽略外在美
针对参赛女生以艺术类居多的现象,邓希泉表示,艺术院校的风气更加开放,女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特长,在类似注重综合素质的比赛中,相对自信,也容易取得好成绩。而对于抵制选“校花”的女生,邓希泉说:“抵制也是一种诉求的表达,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女生往往从小被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我赞同这种理念,但不同意矫枉过正。殊不知,女性的柔美也是一种财富,我提醒这些名校女生们,在重视内在修养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外在美的培养。”邓希泉最后说,“知识很重要,视觉愉悦感同样重要。”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何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