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主题为“教育,因你而改变”的第四届新浪2011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璀璨绽放,600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出席今天的盛典,揭晓2011年度十大教育新闻、领军中国教育人物、微博风尚大奖等重要奖项。新浪中国教育盛典成功举办三届,凭借强大的号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它已成为国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行业评选活动。以下是新闻晚报(微博)的李征先生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娄雷:欢迎大家关注2011新浪教育盛典的访谈时间,接下来的时间将会大家对话的是新闻晚报的李征老师。
李征:网友们好,我是上海新闻晚报的记者李征。
主持人娄雷:大家都知道,晚报一直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每年都会在盛典当中跟您见面,今年是微博年,您觉得微博对于我们做新闻采编过程当中,特别是对您的帮助有哪些?
李征:现在很多人都说微博是一个四媒体,不仅帮助我们媒体做报纸、电视、广播,积累很多的素材、信息、线索。另外也给每个记者本身成了专门的信息发布平台,我们自己平时已经有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像以前是媒体的记者,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个人的四媒体,这两个之间一直互为帮助,互动的。微博大家可以在网上互相沟通、提问,发私信、联系比较广,也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线索。
主持人娄雷:一直以来,我会觉得您是一个特别追逐新媒体的一个人,会把及时的新媒体的方式引用到平时的报道当中,为什么您一直紧跟着网络的步伐,让自己的版面更具有前瞻性呢?
李征:在微博之前,很多媒体人,包括我自己本身,一直对网络很留意,微博之前,大家通过论坛、MSN、QQ,其他的网络手段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微博出现之后,把很多的信息平台通过小小的更新的工具,把以前很多过程整合起来了,网友可以把微博当成信息浏览的平台,也可以当成交流的地方。一份报纸,或者报纸下面的一个栏目、版面也开通微博的话,也可以更多的听到普通读者、观众,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多,知道大家在想一些什么。 以前媒体做新闻、做报道的时候,难免有一些闭门造车。我们想观众需要什么,但是我们的报道未必对观众的帮助有我们想象中得那么大。微博可以把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我明确的想知道,最新的政策、今年南开大是不是有可能在上海招生,一些很明确的问题。把两者之间的距离远远的缩短,这也给媒体的记者、编辑提出要更加紧密的和百姓进行联系。
主持人娄雷:即将到来的2012年您有怎样的工作重点?
李征:今天个人获得新浪教育风尚媒体人的奖,感觉到受之有愧的,我并不是非常集中在教育类的微博上,比较分散,我个人的爱好,对时事的关注和其他事情的关注。我想以后个人更多在教育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得起关注我的网友,对我的期待。
主持人娄雷:谢谢李老师来到演播室跟大家做简短的交流,也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