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近入学的前提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 18:40   红网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日前结束。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说,许多意见认为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将校车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高度关切,对建立健全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很有必要。同时,对校车安全管理及校车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对公众的意见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对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1月17日新华网)

  多数公众认为与其买校车不如就近建校、就近入学,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也完全同意这一看法。理由有二,一是专用校车买得起养不起——购置费和维护费用高,购买一辆校车就要几十万元,再加上每年几万元的运行费用,远超过农村建一所小学或者教学点的费用;二是即使校车再安全也会有风险,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学生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上学,能大大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

  所以,与其把钱花在校车上不如用于就近建校上。但就近入学面临的问题是农村生源稀少——现在农村地区有的村庄只有十几个学生。这并非因为农村人口减少所致,而是因为多数学生选择了“择校”——到城市有着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学校就读。显然,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才是农村生源稀少的根源。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打造“地方名校”、“地方强校”,一味地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城市的重点中小学的建设,而对农村教育投入寥寥无几,如此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现象。还有,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差距太大,使得农村的大批优秀教师流入城市,这更加大了城乡师资力量的悬殊,无异于在本来就落后的农村教育“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如果地方政府不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育资源不能得到优化,即使就近建再多的学校,也无法保证学生都能就近入学。学生不能就近入学,学生的人身安全自然也难以保证。在我看来,政府不妨把买校车的钱甚者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资源优化、提高教师待遇、增加农村教育教学设施上,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择校”的农村学生吸引回来,就近建校才有意义。否则,就近入学就是一句空话。

  [稿源:红网]

  [作者:张成浩]

  [编辑:王俞]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