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何须与评优挂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7日 10:20   京华时报微博

  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卫生局下发文件,将恢复献血车定期进校园采血模式,方便师生献血及献血工作与志愿服务。在无偿献血与大学生综合测评、社会实践学时以及党团组织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的同时,还将建立高校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志愿者和无偿献血应急志愿者两支队伍。 

  北京建立高校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志愿者和无偿献血应急志愿者队伍,这是做好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的积极措施,但其将无偿献血与高校师生评优挂钩的做法,却值得商榷。政府部门可以对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和积极分子进行表彰,但不适合将这作为一项指标纳入对所有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中。如果一名教师或学生,身体情况不适合献血,是不是就将取消各种评奖资格呢?无偿献血关键在“无偿”与“自愿”,如果太强化行政因素,将适得其反。 

  北京从2009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北京市献血管理办法》,该《办法》大幅提高了无偿献血的免费用血比例,规定累计献血超过1000毫升的献血者可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同时,《办法》还废止了“责任单位”的行政献血指标。对于这些做法,当时舆论称是无偿献血管理的一大进步。 

  从目前北京的做法看,有回归2009年以前做法的倾向。虽然卫生部门没有重提献血指标,可是,把无偿献血和评优结合,无疑会再次让无偿献血变为高校的一种政绩指标。如此一来,无偿献血就成了强制任务。这可能遭到师生的反感,同时又会出现以前指令计划献血曾出现的问题。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何已经取消的行政指令做法,会“变身”重出江湖?这所能表明的是,相关部门离开行政手段,找不到更有效的手段,不愿意放下身段做深入、具体的服务与社会发动工作。取消无偿献血行政指标之后,要做好无偿献血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无偿献血的服务、无偿献血的透明管理、使用,培育社会公益组织,这样可以培养每个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主动无偿献血,但从一些地方的实际效果看,在这些环节都存在问题,于是,由于无偿献血的不足,很快闹起了“血荒”。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只能拿“血荒”说事,再祭出行政手段。 

  这是不利于服务水平提高的。有关部门面对“血荒”,应该检讨自身的宣传、服务、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简单地重拾行政手段,只会让无偿献血工作在原地打转,难以形成良性的自我造血以及社会发展机制。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