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再创佳绩(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6日 10:24   中国教育报
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再创佳绩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再创佳绩
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3项:高校获奖比例63.9%(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36.1%(蓝色)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3项:高校获奖比例63.9%(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36.1%(蓝色)
高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9项:高校获奖比例70.7%(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29.3%(蓝色)高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9项:高校获奖比例70.7%(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29.3%(蓝色)
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62项:高校获奖比例74.3%(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25.7%(蓝色)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62项:高校获奖比例74.3%(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25.7%(蓝色)
高校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214项:高校获奖比例72.5%(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27.5%(蓝色)高校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214项:高校获奖比例72.5%(红色),非高校获奖比例27.5%(蓝色)

  ■本报记者 唐景莉

  顶天立地的高校科技,在国家三大奖取得了骄人成绩。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三大奖,全国高校共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5%,比去年又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57项,占总数的53.2%。

  中科院谢家麟院士与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获国家最高奖。这是高校连续四年获得这一殊荣。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校折桂。两个一等奖项目分别由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和清华大学邱勇教授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两项一等奖项目,分别由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熊利泽教授获得。

  高校连续四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2008年以来,均有来自高校的科学家摘取这项桂冠。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来自清华大学。之前,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复旦大学谷超豪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振义院士均榜上有名。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光宪教授。(下转第七版)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中科院谢家麟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中科院谢家麟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中科院谢家麟院士

  【人物简介】 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1920年生于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主要成果】 谢家麟1955年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回国后,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和世界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

  【人物简介】 吴良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果】 吴良镛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该理论发展了整合人居环境核心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方法,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他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本版制图:李凌

  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谷超豪八十余载的人生历程,奋斗不止、奉献不息,硕果累累。正如素来喜爱古典诗词的他所写,“数苑从来思不停,穿云驰车亦有成”。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被誉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医学斗士。他打破了白血病不可治疗的神话,以诱导分化疗法开创了人类癌症治疗史上的新纪元。

  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作为科学家,吴良镛创建人居环境科学,成为中国城乡建设的基础理论,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引;作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成功开展实践范例,建言政府决策,推进了我国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作为建筑教育家,吴良镛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奠定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国际先进地位。

  吴良镛早年投身抗战,目睹国破家亡,立志家园重建,秉持“谋万家居”的人生宗旨和“匠人营国”的事业精神,毕生致力于祖国的城乡建设。在65年学术生涯中,吴良镛创建一门学说,致力一生实践,成为一代大师。他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为中国以及世界人居环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表示,从高校连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骄人成绩可以看出高校科研成果所呈现的高显示度。

中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6年至2011年高校获国家三大奖比例示意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是2006年:51.72%,60.98%,58.7%;2007年:66.67%,69.23%,59.38%;2008年:47.06%,81.08%,65.38%;2009年:57.14%,79.49%,68.02%;2010年:70%,76.47%,69.44%;2011年:63.9%,70.7%,74.3%  2006年至2011年高校获国家三大奖比例示意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是2006年:51.72%,60.98%,58.7%;2007年:66.67%,69.23%,59.38%;2008年:47.06%,81.08%,65.38%;2009年:57.14%,79.49%,68.02%;2010年:70%,76.47%,69.44%;2011年:63.9%,70.7%,74.3%

  技术发明奖高校继续保持绝对优势

  2011年仅有的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部由高校获得。由此可见,高校具有原始创新的能力,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从打电话、发短信到上网、看电视,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但由于频谱资源制约,移动通信面临扩容增速这一世界性难题。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教授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攻克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中国移动通信4G的“筑路人”。

  尤肖虎,堪称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亲历者。从实现零的突破开始,历经2G时代的全面落后、被动模仿,3G时代的苦苦追赶、缩小差距,到4G时代实现和发达国家齐头并进、局部领先,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终于站在了世界前沿。“国际上目前关于4G的所有技术和标准的提案中,中国提案占20%,其中包含的核心知识产权占10%,中国对4G已经有了重要的发言权。”尤肖虎自豪地说。

  清华大学副校长、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邱勇教授,潜心研究OLED这种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光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屏还成功用在“神七”舱外航天服上。

  OLED技术的研发始于1996年。在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的基础上,2001年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余年来,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通过建立新型学科交叉团队,打造校企联合的新型创新体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无缝对接,取得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部分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OLED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实现了OLED产业的“中国创造”。

  邱勇把导师宋心琦教授的一段赠言视为精神动力:“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识时务而不媚,遇艰难而不堕其志。学有所用,乐无涯矣。”

  周静介绍,自2000年国家科技奖励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共产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3项,高校占12项(其中通用项目7项,专用项目5项)。高校获得的12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8项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其中通用项目4项,专用项目4项)。这体现了高校科学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说明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相当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近些年,高校发明专利的数量不断攀升。2010年,高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8294件,较2009年增长27.2%。高校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为19036件,较2009年增长32.3%。

  产学研用结合探索协同创新模式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高校以国家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

  今年是高校历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比例最高的一次。据统计,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2项,占获奖总数的74.3%。其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两项一等奖项目,分别由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熊利泽教授获得。

  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领衔的团队,以其“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为了稳定钨原料的供应,中南大学领衔成立课题组,针对占钨储量78%的高钼、高杂难处理白钨矿资源的利用和深加工的难题展开技术攻关。该项技术的研发成功,确保了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并为我国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提供高质量的钨深加工产品。

  第四军医大学熊利泽教授领衔的团队,以“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如何预防围术期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麻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熊利泽带领课题组对保护围术期心脑非缺血性预处理的方法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在国际上获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十一五”期间,高校全面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量占总数的5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占总数的65%;发表的SCI论文占全国总数的比例约85%。“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学校校均论文数已超过英国罗素集团和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校均论文数。

  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表明,高校科技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高校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解决工业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据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将探索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实施高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积极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科教结合,实施高校创新行动计划,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落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和经费管理的意见,完善科研评价机制。

  面向未来,高校科技将站在国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和学科发展前沿,更多关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