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丙奇:高考人数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 10:36   新浪教育微博

  近年来,在高等学校扩大招生的同时,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考人数持续减少。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破纪录的1050万,此后就开始减少。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为1022万,比上一年减少了28万;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57万人,比2009年又减少约65万人,这是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0年全国招生计划总数657万名,全国平均录取率达到了68.65%,比2009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弃考的人数也在增加。高考人数持续减少已经成为一个确定的新的重要趋势,它对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影响,是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分析的。

  一  高等教育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的目标。这看上去似乎是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并不大。

  根据我国人口统计数据,到2020年,我国18-22岁年龄段的人口总数为8920万,比目前的12438万减少3518万。实现40%的毛入学率,意味着202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568万,而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2907万。以此推算,从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要增加611万,也就是每年增加50万。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在近几年招生规模增加50万,此后持续保持这一招生规模即可。作为一个比较,在前一个十年,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加了2567万。可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一新的发展格局事关重大,对于高等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每年只增加50万人,意味着很多高校在未来十年不仅不能扩招,甚至可能减招,数量的“扩招”将逐渐淡出。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将是转变发展模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良好机遇,高校的生存发展,将从扩大办学规模转移到重视提高质量上来。值得重视的是,这同时意味着新的竞争格局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准、竞争意识薄弱、教育质量不高,一些高等学校可能面临破产关门的结局。

  这一冲击已经显现。首当其冲的是非学历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09年,已经有一批非学历(自考助学)的民办高等学校由于生源萎缩、学费收入减少、自身管理混乱等原因陷入困境。据报道,2009年北京市97所民办院校中,只有40所全日制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20所学校在校生数占北京全日制民办院校在校生总数(22万)的80%。2009年,只有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的招生人数较去年持平或实现部分增长,其他民办院校则面临困境。如果生源持续将少,这些教育机构不改变学历教育的定位,转变到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上来,将很难从困境中走出来。

  其次是办学缺乏特色的普通民办高校。我国民办高校的招生,大多被放在各地的三本(从二本中分离出来)以及二专招生(从专一批中分离出来),由于学费比公办学校更高,因此很难吸引优质生源。一旦生源减少,或招生难以满额,首先就会减招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的计划内招生数。《教育规划纲要》表明了促进民办教育公平发展的意图,提到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民办高校招生考试的批次设置就是一项需要清理的歧视政策。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现实看,只有少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可能授予研究生学位,大多数民办高校,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而不能追求“高大全”,企图在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上与公办学校攀比,也很难达到目前985高校和211高校的水平。即便达到,可能仍然是缺乏个性特色、千校一面的。

  然后是公办的高职高专院校。各种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高专的就业情况要好于本科和研究生;可是,由于整个社会追求高学历的氛围,高职高专的招生人气并不旺。近年来随着高中毕业生数量下降,一些发达地区减少了当地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数,而减得最多的就是高职高专院校。当然这可以提高本科升学率和本科学生数量,但这种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却缺乏科学的依据。

  总之,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源竞争将十分激烈。对这一前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需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意识到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一些高校包括从事学历教育的高校,有可能倒闭关门。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准备,为学生的安置和流动设置通道,探索建立高校自由转学制度,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能够衔接的“立交桥”。此外,要通过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的灵活性,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使之能及时面对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因闭门办学而倒闭关张的命运。从这一意义上说,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但关系到从高等教育大国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也关系到一些高校的基本生存。

  二  辨析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原因

  2010年高考季节,高考弃考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解释,认为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减少所致。但具体分析,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2009年为834万,2010年为803万,即比2009年减少31万。但现在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达到65万,存在34万的差距。

  能够解释的理由,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人数进一步增加。同样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考数据,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其中应届毕业生为750万,这意味着当年834万应届毕业生中有84万放弃高考。2010年高考报名数在自然减员之外再减少34万,应有部分属于新增放弃高考。二是选择复读的学生减少。比如广州市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出现多年来的首降,当地有关人士在分析原因时,就指出由于系高中课程改革之后的新高考,考生选择复读更为谨慎。报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往届生报考数量有所减少。科学地分析高考报名人数变化的原因,对认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改变、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高考报名人数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而相对减少,这十分正常;但近百万之众的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却并不正常。事实上,我国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不仅仅体现在高考报名阶段,还存在于高考志愿填报和学校报到的过程中,放弃高考可归纳为“三放弃”。

  一是考前放弃报名。近年来,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的情况,虽然教育部门没有公布数据,但可以从一些地方的数据进行推论。据湖北省公布的高考报名数,2010年普通高校报名总数为49.2万人,比去年减少27289人,其中,往届生达到87864人,比去年增加654人。据湖北省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共43.98万人,他们应当成为2010年的应届毕业生。这意味着2010年在考前即放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比上年增加近两万。

  二是考后放弃填报志愿。目前,全国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地区均实行考后填志愿,上海的高职高专志愿也属于考后知分填志愿。已知自己分数达到某一批次控制线,却放弃填报这一批次志愿,即属于考后放弃填报志愿。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江苏地区在第二阶段填报志愿时,有5万名符合志愿填报资格的考生没有填报志。最终,理科学生语数外三门120分(总分480分)也可上大学。类似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尤其是专二、专一、本三批次,有不少高校甚至遭遇“零投档”——没有一个上线的考生填报该校。

  三是录取之后放弃报到。早在2006年,有关统计即显示,被高校录取而放弃报到的学生每年达到40万,而且这一数据有递增的趋势。2010年,这种情况已经从高职高专、三本、二本院校蔓延到一本甚至一些名牌大学。例如,据媒体报道,有63名新生放弃了上武汉大学(微博)的机会。

  出现上述弃考现象有多方面原因。根据《新京报(微博)》调查,因高考无望而主动弃考者不足8%,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因就业难而弃考者高达64.6%。[①]这十分值得深思。归纳起来,弃考主要有五方面原因,即境外求学弃考、觉得大学学费贵就业难弃考、升学无望弃考、参加工作弃考和被老师劝说放弃报考。

  其一,为出国弃考。来自一些中学的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正在放弃国内高考而投入国外高考。比如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统计的实际参加高考人数,比此前报名人数减少100多人;重庆约有300名学生放弃高考,选择留学。

  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直接为留学服务的中学“国际班”,尤其是重点高中“国际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为高中教育一景。比如,仅在无锡一地,就有6所高中开办“国际班”。制造这一热点的力量,一是近年来“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出国留学呈低龄化的趋势。二是“内地高考难”,不少家长不希望孩子受应试教育的折磨,走“国际班”直通出国留学;也有的孩子则因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想绕过国内高考出国留学。三是觉得“内地大学差”,过去10年间,内地大学的声誉随扩招而明显下降,不断发生的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事件一次次地损伤高校的公信力,一些家长认为还是出国留学能学到真东西。四是“中学有赚头”,由于“国际班”可以按市场价收费,而且社会需求旺盛,所以不少中学热衷于办“国际班”,特别是一些名牌高中依托母体学校的声誉,“国际班”一出炉就受到追捧。

  其二,因为大学学费高而“理性”弃考。在学费方面,仅以我国高校当前的最低学费标准5000元/年计算,这一标准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包括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而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

  其三,为提高学校升学率“被劝”放弃高考。一些学校出于升学率的比拼,做升学无望考生的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这在一些地方已是公开的秘密。

  其四,学生由于高考压力过大而弃考。据报道,湖北一名高三女生因惧怕高考,在高考前夕选择了离家出走。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压力过大,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其五,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部分考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认为参加高考也无法考上,于是放弃高考外出打工。

  以上原因中,除第五项外均属“不正常”。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而弃考,反映出国内高校竞争力的下降;“被劝退”放弃高考,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因学费高、教育回报降低而放弃高考,反映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有违教育公平。

  考后放弃填报志愿以及录取之后放弃报到,主要是对自己考进某一批次学校、某一所院校或某一专业不满而放弃,准备来年复读,或者选择境外求学。其中,高考志愿填报制度的不合理,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分数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名校情结和高学历情结、民办与高职被认为学费高、回报低,是主要原因。

  学生弃考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重了高校已经面临的生源危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和高校似乎并没有深入反思,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相反,采取不公布数据、不正视问题的回避态度。对于考生放弃报到,许多地方出台规定视为不诚信的行为,在来年的高考中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这一做法显然是有违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的。

  三  抓住生源减少的契机推进教育改革

  生源减少确实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挑战,也是推进高考改革、促进高考公平的良机。有关方面似乎没有充分注意到生源危机,也没有“抓住良机”、“应对危机”的积极准备。

  例如,关于研究型大学在所在地招生过多,被视为是一种教育不公,大家热烈期盼研究型大学能够均衡招生指标。随着生源减少,大城市理应顺势减少在本地的招生名额,增加对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投放,以此逐渐缩小各地招生指标的差距,促进高考公平。但是,仅就北京地区的全国重点大学看,大家的期望落空了——2010年北京的生源比去年减少20%,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等大学,在北京地区的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并没有减少一人!这就是说,北京地区考生今年进北大的机会比去年大大增加。

  2010年5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各高校申请教育改革试点,试点项目中包括允许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升学考试,这使人们看到高考报名突破户籍限制的希望。但是,让一个地方来试点事涉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相关的考试制度改革,基本上没有可操作性。这种改革,必须是全国统一部署、自上而下推进的。这一问题现在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另外,如前所述,未来十年间我国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进行改革,建立自由转学制度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提高大学教育竞争力,同时应对危机。

  高考生源减少,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公平来说,确实是一个契机。但是,必须看到这一改革会面临既得利益的阻力,从而贻误时机、加重教育的危机。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亟需突破既得利益的阻力,克服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局限,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应更主动地领导和推动教育改革,抓住教育格局变化中的改革契机。

  [①] 《调查数据 他们为何放弃高考选择留学海外》,2010年6月19日,B02版,《新京报》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