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袁桂林:我国部分城市高中国际班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2日 16:54   新浪教育微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的学术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授袁桂林

  主题:我国部分城市高中国际班调查   

  袁桂林:在这本蓝皮书中,我带的学生参加了两个题目,一个是农村户籍调整和校车的问题。另外就是我国部分城市高中国际班的调查。

  我们主要在北京、天津的学校进行调研。我们把“高中国际班”加了引号。本来想用高中出国班。因为主要是反映要把高中阶段的学生培养成出国读大学的办学行为,不是招国际学生。所以用“高中国际班”的概念不太准。但现在大家都这样用,所以我们用了引号,和真正招国际生源的高中学校是不一样的。我们调查的主要是中国学生,通过学习与国外的大学教育衔接。

  我们查阅了一些文献和媒体披露的数字,发现最近几年数量增长比较快,有的人形容是雨后春笋或者是用更多的形容词来描绘,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很多地方是有控制的,需要政府批准。比如北京,除了第一批的十多所以外又有所增加,去年11月份有5所学校开办了中美高中班。其他的一些城市也在陆续增加办学的校点。此外,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很难统计,特别是全国范围的准确数据很难把握。但是,增长的幅度和占学生比重的百分比,经常看到一些媒体披露这些数字。比如说出国班学生占在校高中生的10%,最高的是接近20%。最近一两年的增加幅度是每年递增10%。除了几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外,还向中小城市蔓延,很多中小城市也开始在高中开办国际班。还有就是收费比较高,很多学校都是八万、十万、十五万、二十万这样的价码。特别是在一些名牌高中,收费更高。高中国际班有这么几个特点,学校多、学生人数多、所占比重在逐渐加大、收费高。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我们分析一个是国家政策的开放。我们国家历来倡导改革开放,在新的《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教育坚持国际化的方向。从鼓励办学行为来说,这是受到鼓励的。第二,从吸引人才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最近几年对海归的吸引力度是很大的,海归的回国就业受到了热烈欢迎也是一个动因。因为海归有这么好的归宿,所以很多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出去。另外,从学生个体考虑。有些学生面对中国的高考比较畏惧,学习成绩处于中游或者是下游的学生就在考虑是否不在中国参加高考,可以减轻高考的压力,绕开中国的高考到国外接受教育。还有一个动因就是户籍问题。在大城市名校,流动人口在就读高中的时候就会考虑考试是否要回到当地。如果大城市的就读学校有国际班,他们可能就考虑选择国际班,而不回户籍所在地。另外,家长认为要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因为中国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没有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从学校管理里看,所有的高中班的管理都比较规范,比非国际班的管理要好一些。所以家长从监护人的角度,也考虑把孩子送进国际班比较放心。还有的家长考虑当年出国的汇率比较高,现在人民币汇率高了,可能成本还有所下降,还不如送孩子出去。

  学校考虑的问题也很多。一个是获批的往往是名校,所以他们都争取权利办国际班,就像很多政府争取劳务输出以后,现在也在争取办国际班的权利,学校有积极性,因为这是名校的标志。不管是名校,还是非名校,都希望得到办国际班的权利。另外,国际班的收入比较高,可以弥补学校经费的来源,也是一个吸引力。还有一个动因是国外的招生宣传,经常到中国来搞国际教育展。国外的高校来的比较多,中学也开始多起来了。通过中国国际交流学会和其他的学术组织在中国举办教育展,吸引一批学生和家长做出决定,把孩子送出去学习。

  现在面临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首先,我认为这个现象值得肯定。因为和国家改革开放、国际化的大政策是吻合的,这是应该肯定的。另外,也说明我国的教育资源不足。还有就是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我现在承担一个课题是研究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除了职业高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特色高中以外,也可以考虑国际化,这也是一个高中的样类。学生经过国际化的培养,和国外的大学衔接,到国外去读书。

  值得讨论的一个是教育公平问题,一个是教育主权问题。有人认为,国际班服务的群体是高收入人群。因为学费比较高,有失公允,使得普通老百姓望洋兴叹,不可能享受国际班的教育,造成了不公平。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但要看到高中教育没有强调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现在的差距就是存在,校际之间、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都很大。大家都有各自的意见。

  关于教育主权问题。北京市去年已经赋予5所学校与美国开办高中班的权利,只是要求必须开设语文、历史、政治、地理这四门中国课程,其他课程没有做明确的要求。这涉及到我们的高中生不完全学习中国的课程,要不要得到中国的高中文凭?两类课程结合在一起,获得中国文凭的同时又可以获得大学的资格,这两个体系能不能融合,我们国家的教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是否肯定这个做法。实际上九十年代中期大连枫叶学校,地方政府就默许了他们和加拿大的办学者一起,也是开设部分中国课程、部分加拿大课程,得到加拿大BC省大学的入学资格,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后来也扩大到了加拿大、美国等大学。

  目前教育部高中毕业证书的获得是和高中阶段的学术水平测试和单科成绩挂钩的,是学习完中国的教材以后才可以获得。他们学习了部分课程,是不是可以获得高中文凭,这可能需要国家最高的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释。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是制度上的障碍。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教育蓝皮书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