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称高校图书馆门槛难进 特权思维需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1日 08:56   燕赵都市报

  近日,由110余家图书馆组成的“首都图书馆联盟”宣告正式成立,联盟推出了10项惠民举措。在联盟成立大会上,北大、清华等34所北京高校的图书馆宣布,将把接待社会读者的服务进一步制度化,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据了解,“首都图书馆联盟”是由位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医院、部队、中小学图书馆和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等共110余家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联盟成立后,读者可在联盟覆盖的范围内逐步享受到包括图书通借通还、高校图书馆免费开放、图书资源流动和交换等服务。

  其中“高等院校图书馆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办理借阅证使读者共享图书资源”等举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校图书馆门槛依然难进

  在“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之前,北京已有12所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敞开了“大门”。然而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进入高校图书馆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

  28日,记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图书馆,几经周折找到图书馆办公室,当记者咨询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加入“首都图书馆联盟”开放一事时,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开放细则,暂时不能外借图书。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现有规定,校外人士可以凭身份证办理临时阅览手续,每次5元钱。除部分特殊馆库不对外开放以外,开放时间和开放地点和在校学生相同,其限制并不多。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只能在馆阅览,暂不提供外借服务。

  在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可以办理月卡查阅图书馆的开放书籍,也可办理年卡实现借阅,但需缴纳500元的押金和300元使用费,据工作人员介绍,借阅图书的校外人士并不多。每年300元的服务费使得借书的性价比并不高。

  在清华、北大等高校图书馆,暂时只提供阅览服务,如需借书仅限有长期合作的单位职工,还需提供单位的介绍证明。

  记者致电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微博)等学校的图书馆,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并未实现“首都图书馆联盟”倡导的通借通还,具体对外开放的细则还在制定中。

  “联盟就是个号召,具体的细则还在制定中,现在还实现不了。”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说。

  “我们学校的阅览条件本身就十分有限,因为不是公共图书馆,我们要先保证自己学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对记者如是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进出图书馆的研究生对记者表示,“我们并不反对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但首先要保证我们在校师生的阅读资源,如果我们自己到图书馆看书,还要占座位抢书,那也无法向社会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截止3月31日,各高校的免费开放实施细则仍未出台。

  高校“特权思维”仍需转变

  纵观北京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情况,保障学校资源的使用和校园安全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在中国,高校图书馆资源隶属于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属于利用税收建立的公共服务。像北京、上海等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同时聚集着相对于其他省市更多的高学历、高知识人群。这些人群对图书馆的需求远大于其他省市,供求矛盾日益凸显。

  据《中国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年末,我国共有2884家公共图书馆。按照全国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45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而在拥有近1700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公共图书馆只有25家,平均约68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

  对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似乎成为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方案。

  高校图书资源是立足于高等院校教学研究而积聚起来的,其专业性优势是公共图书馆无法比拟的,被不少科研人员和大学生们视为“瑰宝”。在目前已对外开放的12所高校图书馆中,其专业性各具特色,可以为不少社会人士提供专业资料的查询,而省去了到专业出版社购书的费用和时间。

  对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联盟副主席朱强表示,高校图书馆并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以前只是有条件地接待部分社会读者;加入联盟后,高校图书馆将把接待社会读者的服务进一步制度化,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目前,有34家首都高校正在陆续制定图书馆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实施细则。

  朱强表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有着不一样的社会职责,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前来进修学习的学生,以及其他合作单位的读者。在书籍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配备上,也仅能满足为这些读者服务。如果完全向社会开放,在空间、书籍以及人力资源上,高校图书馆的承载能力实在有限。

  对于高校图书馆何时能实现免费开放,朱强说:“有关高校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条款并未完全通过,具体的操作办法也只是在联盟内部讨论。高校学生主要是担心对社会开放后自身学习资源以及读书环境会受到影响,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还应强调循序渐进,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据了解,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采取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校外读者不必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与校内读者享有除外借图书以外的同等权利。在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虽然是私立大学,任何人均可自由进出图书馆,也无需出示任何证件。

  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以保障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199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案,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对享受不到图书馆服务的人群提供图书馆和信息服务。

  而1965年美国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国立大学图书馆都享受联邦政府的补助。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界由此产生了一种共识:既然接受了来自国家税金的补助,就理应向全体国民开放。

  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开放?

  据了解,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以来,在公共图书馆,读者已经可以办理联盟图书卡。27日,北京的柴小姐凭借身份证在西城区图书馆办理了借书卡,在缴纳了50元押金后,顺利借到3本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告诉他,可以在其他图书馆还书。

  而在高校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还需要多久,高校图书馆又将如何向社会开放?

  早在2006年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健就曾经提出过“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建议。此后,北京市教委曾经以书面形式答复,将“鼓励各高校馆面向社会开放”,但是一直没有实质进展。

  倪晓健认为,高校的顾虑是客观现实,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解决,另外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的缺乏,造成了公众对图书等文化产品的需求与图书馆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将高校资源变为公共资源。当前公民教育需要图书馆这样重要的公共资源,但目前中国的大学图书馆资源紧缺,一般公共图书馆建设有待加强。高校图书馆应该更好地在公民教育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在高校资源相对集中的上海市,复旦(微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同济大学(微博)等高校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签订联盟协议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协议规定本科以上的持证读者,可以到联盟内任何一家图书馆借阅图书。还有部分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然而开放高校图书馆并不意味着只开放纸质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开放,朱强还建议以多种方式实现,考虑到学校安全和校园秩序,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复本书库、提供数字资源、展览巡回以及办理一定数量的读者卡等方式,逐步向公众打开。

  朱强还提到,在数字时代,通过数字技术、物流服务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开放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方式。利用数字技术,社会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可以联网,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慢慢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认为高校资源的开放面临机制问题。他表示,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应当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由政府提供资金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此外,一些具备公益色彩的社会机构也可以整合社区资源、高校资源和公共资源,建立一个平台,向社会居民提供服务。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