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家畅谈:揭秘理想大学的必要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4日 09:44   华商网-华商报微博

  近日,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微博)校长刘道玉,邀请了钱理群、易中天(微博)等一批著名学者畅谈“理想大学”。这些几可称之为理想主义者的学者们,一边憧憬着理想大学的美好,一边为当今大学的沦丧而痛心疾首。比如,钱理群说,“要警惕大学正在产出一种没有信仰的、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比如,易中天说,“要给大学教授建立底线,进而影响社会并给社会一个底线”,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要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授聘任,一是职称晋升……

  很多人大概不会忘记,很多年前的时候,提及大学,人们总喜欢将其比喻为“象牙塔”,以此来昭示大学与社会是有距离的、是纯洁的、是值得尊敬的。然而,在好多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却一再地痛斥大学已经“衙门化”,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利场”,以至于,曾经的“象牙塔”的褒奖,已经少有人记得。

  因此,今天对理想大学的畅想,其实就是回归“象牙塔”的希冀:希望大学能够和这个社会保持距离,希望大学能够有自己的风骨,希望大学能够托起社会的脊梁,希望大学能够引领社会前进的步伐……或可言之,与其说畅想的是理想的大学,不如说畅想的是理想的社会。

  虽然一所契合公众理想的大学,并不见得会拉住社会沦丧的脚步,但是,理想的大学却一定会带给公众希望。某种意义上而言,大学是社会的智慧之源、精神之源,它努力为社会构建底线,竭力让整个社会有信仰、守规矩,所以,让大学回归大学,让大学更“理想”一些,在当今社会之中,别具意义。

  理想大学,发芽于理想主义者的畅想中,却只能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中成长。去行政化是必须,衙门化更是要抵制的,文凭也不能成为交易的筹码,学术及教授应该是自由、独立且有尊严的,校园应该是宽容与开放的。所有的这些,从来都不是凭空掉下来的,理想只能源于众多理想主义者的点点滴滴的努力践行。

  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微博)为何让人念念不忘?就是它几乎为后来的大学树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标杆;1940年代的西南联大为何影响深远?还是因为它几乎具有公众对理想大学的所有畅想;新生的南科大为何广受关注?正是因为它蕴含着公众对于理想大学的期待。

  每所理想大学里都有一个理想社会。大学之于现实社会,就像高塔之于村镇,抬眼可望却又相对独立,举步即至却又指引未来。所以,无论何时,理想的大学,必然和社会是有距离的,它不能趋炎附势,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撒娇卖笑;理想的大学,注定只能是为美好社会添砖加瓦的大学,只能是努力促使整个社会向尊严、良知、民主、自由靠拢的大学。(记者:曹旭刚)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大学;理想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