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大知名学者钱理群在一次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微博),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教授的一席话,最让人惊悚的不是“利己主义者”,而是“精致”,尤其当人们心中的翘楚北大都不能幸免的时候,这种惊悚感就更易转化为对未来的隐忧。
目前的大学教育,因为过独木桥般的高考(微博),本质上已成为精英教育,学子日后进入各领域,自然就会催生精英政治、精英文化、精英艺术等种种产品,但高智商加上高平台的危险系数也颇高,尤其与“利己主义”挂钩后,就如钱理群所说,一旦滑向消极的极端,确实“危害更大”,苏格拉底之死、华尔街骗局,人类历史上因精英犯错导致的悲剧,殷鉴不远。
其实大学教育应实行悖论式的模式,即对精英进行去精英化的教育。教育体制的缺陷,决定了学子有智力而少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匮乏,成为未来社会构建的短板。去精英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健全学子的公民素养,拥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包括其学业在内,价值取向都应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他们固然可以有精英式的智商,却也要同时具有草根式的视角,如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生存土壤,才会尽可能地被缩小,而钱教授所担忧的那种“危害”,也会尽可能地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