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工大成立“战拖工作坊”帮助同学治疗拖延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0日 10:07   今日早报

  调查发现八成大学生存在“拖延症”

  “ZT(战拖)工作坊”,你听说过吗?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微博)就有这么一个。近日,它开始招募第二期成员。消息一出后,就打来100多个咨询电话。

  此前,之江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拖延的症状”。比如,在最后期限的凌晨赶作业;比如在作业间隙不断玩弄手机,忙刷“人人”或“微博”;还比如,衣服堆了一周才洗。

  那么,存在这样的现象,是否就一定是拖延症呢?拖延症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治疗?

  有拖延症的人一般自控能力较差

  “偶尔的拖拉,是正常情况,没关系。”战拖工作坊辅导老师、国家心理咨询师何晓红说。但如果,“每做一件事就拖延,而且在拖延中有心理负担,感到痛苦和着急,那么,这就是拖延症了。”

  不过,若你符合以上情况,也不用过于着急。因为,“拖延症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只是一个坏习惯。”

  其实,拖延症产生的原因挺常见。最普遍的,便是惰性所致、自控能力差,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做。比如,有的人做作业途中,看电影、玩游戏。

  厌恶情绪也是一个原因,即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做,直到最后期限才草草完事。还有完美主义,不允许细节有瑕疵,一旦发现便全部推倒重来,而不是对细节处加以修改。这样,就导致整个计划延后。

  用目标分解战胜“拖延症”

  之江学院的“战拖工作坊”成立于去年10月,发起人建筑分院的辅导老师胡晓敏说,“建筑专业有大量的绘图,同学们经常有拖延熬夜的情形。所以,我就跟何晓红老师商量着成立一个工作坊,帮助同学治疗。”

  每位学生在加入之初,心理老师与职业规划老师都会先期进行辅导,帮助确定目标,并进行分解。随后的“战拖”经历,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是坚持与相互鼓励。

  学生手上有一本任务手册,上头细致地记录了每个阶段的任务,指导老师会定期做评价。而老师的手上,则有一本指导手册,记录下辅导学生的点滴。比如,“这周课程设计作品展,记得问问他准备情况”、“上周情况不错,按期完成预定任务”、“在一对一的辅导,老师用哈佛心理学的方法,给予学生鼓励,增添自信。学生也会感到,自己受人关注”……

  另外,成员与老师还会定期一起讨论。每位成员讲诉自己任务执行中的经历,大家帮助其剖析原因:“团队作战,你身边有‘战友’,心理感受就会好。”

  在新一期的培训中,何晓红准备带学生去做沙盘游戏,“大家可从游戏中认识到团队的接纳与包容,有助于积极情绪的营造。另外,同学们也能从中了解自己在团队中适合担当什么角色。”(记者:高逸平)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