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瓮安少年”成长为人大代表的政治隐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1日 09:57   华商网-华商报微博

  2008年6月28日,15岁的葛启义曾在贵州“瓮安事件”中冲击政府,当时他手持汽油瓶欲救被政府关押的在校学生,事后他被关押3个月。之后,葛启义读书创业,成了一家小装饰公司的老板。去年12月他当选为县人大(微博)代表,对参政议政产生了极大热情。他表示:“怎么当好人大代表,我还真得好好学习。”(5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近年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标本性事件”,有关方面以民意为镜鉴,对“瓮安事件”所做的公开透明处置,也应被当做典型案例。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当初瓮安之所以失“安”,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群众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加剧,与僵化沉闷渎职不作为的官场小气候有关,与地方官员中普遍存在的以纸面政绩掩盖民生需求有关,与权力腐败有关。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在处置中提出,关键是要为百姓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并把工作重心放在纾解公众情绪、解决现实问题上,迅速赢得了民心,稳定了社会。

  制度和决策的正确性要靠时间检验。如今回头再看“瓮安事件”处置,不少内容至今极具现实价值。譬如对打砸抢事件盲从者特别是问题青少年的追责,分寸把握就很准。其实,没有问题少年,只有问题家庭、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只有解决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和社会沉疴,公民社会才会迅速发育成熟,每个人才会实现健康成长。“瓮安少年”成长为人大代表,既是一种温暖的政治隐喻,也寓意着更多更好的“维安“机会。(作者:张培元)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