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参加补习班是许多孩子无奈又必然的选择,家教市场和补习机构早已进入状态,个性化辅导、名师教学、一对一辅导、保过班等形式充斥市场,请大学生家教或者学校老师补课也屡见不鲜。“一律禁止、顶风开班、边争议边火爆的奥数班”,这些关键词是暑期补课剪不断、理还乱的真实写照。
学生不愿补 家长(微博)希望补
6日早晨7时,市民张先生来到交大电脑城附近某“暑期强化训练班”,为即将升入初二的姑娘报了补习班,报名费1900元,“不报不行啊,小升初孩子没报补习班,择校就没有优势,这是为以后中考(微博)做准备。”——不出所料,张先生为女儿一年后中考设定好的目标,是冲入西安“五大名校”之一的铁一中。
你愿意补课吗?听到这样的问题,张先生的女儿把头转向了另一边。
补课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轰轰烈烈的补课大潮中,孩子们的感受似乎永远不被重视。新浪网教育频道最新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主动表示愿意暑期补课的中小学生只有8%-9%,而大部分学生持反对或者消极的态度,希望过一个名副其实的暑假。
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多半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暑期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周期,40%的家长表示往年都给孩子报过补习班,另有接近5成的家长表示,孩子课外补习从小学就开始了。
超过83%的家长表示孩子一学期用于补习的费用在5000元左右。在选择补课方式上,小班辅导、个性化一对一模式家长比较推崇,集中的大班授课也广有市场。在对辅导机构的要求方面,教师水平和机构影响力占据绝对主流的因素。
争议中火爆着的奥数班
众多补课班中,饱受争议的当然还是奥数班。
西安市曾大规模整治奥数班,2011年8月26日,西安由7个部门组成的检查组进入了一个非法违规举办的奥数班,但尴尬的一幕发生了:检查人员遭遇孩子们起哄,被轰了出来。
孩子说:“上课纯属自愿,我们上好学校的唯一途径就是学奥数,才能考上‘五大名校’。”
情绪激动的不仅有学生,还有家长。奥数班是孩子进名校的主要途径。一位家长表示:“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普通人,没钱没关系,孩子要进名校,通过奥数班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不然谁给孩子解决上学问题?”
奥数班并未消失,2012年8月,各种奥数班的宣传单再一次出现在大街小巷,网络上更是成百上千条招生信息,一位招生老师称:“查也没用。”有些奥数班的宣传语很直接——“为了孩子能进‘五大名校’”,这就是奥数班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屡禁不绝的根源所在。
8月5日,初一女生“彩色软糖”网上发帖:“上个学期寒假好不容易挣脱了一个奥数班的魔爪,但这个暑假妈妈又给我找了很多很多奥数班要我选,我真的不想去上奥数,请各位好心人帮帮我吧!”
她让人想起去年那个从奥数班的窗口扔纸飞机求救的孩子。
“遥遥无期”的暑期
2012年西安市中小学暑假从7月5日起到8月29日结束,西安市教育局明确要求,严禁学校利用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开办各种竞赛辅导班,也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商业性质的辅导班补习班。
但家长们早已在“西安家长QQ群”、“西安小升初家长交流群”里交流经验、选择报班:通过同事、亲戚和朋友打听是最可靠的,特别是听取周围近两年有孩子刚刚考入初中学习的家长的经验;实地考察,不仅要考察老师的授课水平,还要考察教学管理水平;比较规范的补习班是可以保证“五大名校”基本上都有一次考试机会的,不必四处赶考。
严厉的政策阻挡不了暑期补课的匆匆步伐。据了解,西安的“五大名校”每年入学名额大约在6000人左右,每年小学升初中近10万人,能进名校的几率仅为6%,而补习班尤其是奥数班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筛选生源的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该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违规提前招生,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教育专家储朝晖表示:违规选拔不终止,补习班就不会消停。
这些观点已是共识,但孩子们的暑期何时才能不“遥遥无期”?(记者:庞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