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
“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公益的热心……真的,叔叔阿姨,我没有任何的恶意,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再来这里‘支教’。 ”近日,一篇《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 “支教”》的文章在网上广为转载。之所以“不希望”,文章里提到:“支教的、助学的,天使计划、爱心行动接踵而来,以他们贫穷的名义,挤进他们的细胞,渗入他们的骨子……当我们离去之后,孩子们只剩下对原来老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我们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扰乱了他们老师的教学计划,我们是那么的残忍,以他们贫穷的名义,毁灭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老师的信心……”
在我国,支教的主体一直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事实上,对于短期支教的弊端,大学生志愿者也看得很清楚,但他们也没法改变这个现状。大学生们也想参加半年时间以上的支教,但自己也要上学。现在高校和教育部门并没有出台配套的政策,寒假的时间本就短暂,暑假虽有两个月时间,但从大城市到山村往往需费些周折,再加上为山村孩子准备各种礼物和教学资源,哪怕是短短两周的支教也要花掉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另外,暑期为学生上课时间太长,山村的学生们也未必乐意,毕竟那是放假时间。
短期支教志愿者的为难之处还有:一方面,支教需要经济支撑,还没有工资来源的他们必须自筹经费,或向家人伸手,或自己兼职赚钱;另一方面,到哪里支教、教什么学科、教多久……这些问题往往都要靠大学生自己和山村小学联系,而缺乏社会关系和工作经历的他们在这方面得花费不少精力。
虽然,这篇网文提出了问题,但它拒绝短期支教的理由并不充分,或者说妖魔化了短期支教。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建立一个完善的支教服务系统,方便大学生和山村小学对接,比起埋怨短期支教志愿者更为重要。根据笔者对众多高校支教团队的了解来看,现在的支教更像一盘散沙,各顾各。一个暑假内,有的山村来了多支支教队伍,有的山村一支也没有……不少志愿者迫切希望:社会能否为志愿者营造一个环境,除了教课以外,让他们不必为支教的其他烦琐事情大费周章。
目前,国内并非没有长期支教团队,由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发起的“研究生支教团”(针对在校生)和“西部计划”(针对应届毕业生)就是两项规模较大、涉及面很广的项目,支教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基本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相关高校和山村当地的各种“对接”,志愿者们只要一心教书即可。不过,这两个项目的志愿者人数和帮扶地区都相对有限,自然远远比不上人数无限的高校寒暑假支教队伍。
如果根据这两个项目的运作经验,由相关部门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平台,将支教的供需双方——山村小学和高校支教志愿者的情况都在里面即时登记、显示、招标、记录,并以此统一招募经济援助,用市场自然调控的办法来协调支教资源,那么当前的 “一盘散沙”、“各自为阵”的支教局面将会得到很大改观。
当然,短期支教也要注意方法,其实短期支教和长期支教并不完全对立。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微博)的一支大学生支教团连续16年奔赴云南的一所山村小学支教,虽然每次支教也就暑假两个月,但山村的孩子们每年都能从这里得到稳定的知识和经济援助,当地学校也没有觉得这样的支教方式有何不妥之处。因此,即使每次只有两个月或两周时间,但只要能长期坚持下去,怨言就会少很多。
(作者系本报科教部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