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我们离诺奖越来越远

2012年10月11日10:01  北京晨报    

  作为世界最顶尖的奖项,诺奖不仅仅影响着各个专业的领域,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那么,怎样的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等,才能培养出来大师,才能 获得诺奖?每到一年一度的诺奖颁奖期间,这些问题便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近年来,也有许多人对诺奖提出疑问:诺奖真的能代表一切吗?我们是否对诺奖过于执著了?

  对于以上质疑,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微博]说:“理性看待诺奖,这没有问题,诺奖不代表一切,获得一次诺奖,也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所在的 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学术研究环境就是好的。然而,理性看待并非是否定诺奖。没有诺奖,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有待提高和 改进的地方。”

  和诺奖的正相关

  记者:一直有不少人反思我们为什么不得诺奖,您觉得和什么有关?

  熊丙奇:首先,和教育有关,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都是能 够直接影响人一生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中全都没有。我们的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但知识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早有定论,许多年前就有研究结果,它在一个人未 来人生中作用仅占2%。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创造性,制造的是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而那些没有达到分数要求的学生, 显然就成了差生,但实际上他们差还是不差,并不只有这一个标准。

  记者:诺奖是奖励专业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影响一个人的应该不仅仅是教育吧?

  熊丙奇:当然,它还和学术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有关。学术环境影响着其中的从业者的思想、行为。我们的学术环境,是一个高度行政化的环境,有整套行政体系、 行政指标在控制和规范学术研究,研究者们陷于课题、经费之中,很少有独立的思考,学者都在为社交忙碌,因为社交可以为他们带来课题和经费。同样,社会环境 是否鼓励创新、鼓励独立思考也影响着学术研究的创新,我们的社会,看起来整天在喊创新,但实际上很多方面是在扼杀创新、禁锢思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 们的思维逐渐僵化,还怎么谈学术创新呢?

  没获诺奖说明啥

  记者: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诺奖的反思,认为诺奖不代表一切,对此您怎么看?

  熊丙奇:这种思考是有道理的,但也不能过分。诺奖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是没有诺奖,就一定说明我们有问题。

  记者:如何理解呢?

  熊丙奇:正确看待诺奖,理性看待诺奖,其实就是要从中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只有反思了这些问 题,才能使我们正视自己的问题,去改变它,培养和建立更好的教育和学术环境。所以,理性看待诺奖,并不是否定诺奖的意义。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捧诺奖,认为得 了诺奖,一切就都是好的,这当然不对,事实上,在我们目前的科研制度与科研环境中,如果某个国内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那绝对是“撞大运”的偶然事件,而 非人才辈出的必然结果。因为诺奖奖励的是个人,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偶然。但是,这偶然的结果,则有可能“一俊遮百丑”,成为进一步牢固当前科研制度的理 由,掩盖科研管理、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有这样的获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或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说,诺奖不能说明一切,只有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 能使得人才辈出。

  我们和诺奖还差多远

  记者:您说我们和发达国家差得很远,那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熊丙奇:首先是教育,培养一流人才,都是从基本的教育开始,比如我国大学中能跻身国际优秀大学行列的还是很少,而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都是独立办学、教授治 校的,我们则不然,教育资源掌握在行政体系之下,大学的去行政化谈了很多年,但目前仍未实现。正因为我们优秀大学的数量很少,自然培养出来的优秀大学生和 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很多。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可摧毁学生们对大学的美好期望。很多高中毕业生,怀着美丽的大学梦进入校园,上完第一节课 之后,就从梦想回到“现实”,原来梦想中的大学竟是这个样子。有一位在国内上到大二转去美国留学[微博][微博]的学生跟我说,他曾经对大学十分失望,而到了美国留学以后 才发现,自己以前上的国内大学在某些方面落后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出现中国留学生捐巨资给自己的美国母校却不捐给中国母校的现象,我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 反思。

  记者:那么,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差距如何?

  熊丙奇:我们的学术研究,不是鼓励学者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 研究,而是通过行政计划安排学者的研究,学术评价体系也同样有问题,不是按照学术成就来评价,而是按照论文多少、是否获得课题、经费来评价,许多本来是给 学者提供研究经费的支持,变成了学者的荣誉,晋升职称的前提,因果倒置。许多学者忙于跑课题、跑计划,对做研究却并不热衷。最终,学术共同体无法形成,利 益共同体反倒越来越牢固。这样的环境中,学者不但做不了好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学术腐败越演越烈,学者们在论文、经费的压力之下,抄袭、造假现象层出不穷。

  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更重要

  记者:有不少学者曾表示,我们离诺贝尔正越来越近,甚至只有一步之遥,您怎么看?

  熊丙奇:相对于10年前,这些年我们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中的投入确实增加了很多,但是那种禁锢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和研究机制不进行改革的话,行政投 入越多,行政化就会越严重,问题也就可能越深。虽然每年诺奖都有人预测我们的哪位科学家、学者可能会获奖,可依照我国学术研究的现状,目前还不具备问鼎诺 奖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就是说,获得诺奖的希望极其渺茫。

  记者:我们怎样做才能离诺奖更近呢?

  熊丙奇:让教育和 学术研究回归本位,我觉得这是当前最迫切的事情。在教育中,特别是应该先从基本的教育体系开始,厘清学校和行政部门的关系,使得教育真正有尊严,然后才能 真正有精力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正视现状,反思问题,努力建立鼓励创新的研究体系。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只有好的 环境,才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投入越多,离诺奖也就越远。(记者 周怀宗)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