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OR“耍霸”谁是“校园达人”?

2012年10月29日11:1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记者 谭萍 王灿 实习生 刘艳艳

  核心提示

  近日,清华大学[微博]学生马冬晗凭借“最牛学习计划表”走红网络,她每天的时间表精确到分钟,一举成为网友膜拜的“学霸”女神。不过,大家在“学霸”传奇一般的成绩表面前汗颜“自己的大学都白上了”的同时,质疑声也汹涌而来:如此“学霸”,会不会是一架学习机器,成为大学这个“高级流水线”上一个合乎标准却毫无生机与乐趣的产品?

  学霸风波还未褪去,另一种与“学霸”截然相反、被网友称为“耍霸”的大学生,竟然通过网络招聘人代其上课。这两种极端的学习态度,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热点透视

  不同态度,两种人生

  现象1

  清华“学霸”引膜拜

  最近,“学霸”一词走红网络。清华大学的马冬晗,凭借着“最牛学习计划表”、“从未低于95分”的成绩表,被冠以“学霸”称号,引来网友“顶礼膜拜”。

  马冬晗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她那张“周计划表”,这张周计划学习表上,写满了各种学习任务。每天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几乎全与学习相关:早上6点起床,在上第一节课前吃早饭并锻炼身体;中午11点25分至13点20分的休息时间内吃午饭,打印课件……20点55分至22点30分做习题,复习物理;22点30分至23点听CNN英语。如此周详的学习安排导致的结果就是,马冬晗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她的一份成绩单显示:《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多门功课成绩在95分以上,其中还有满分。

  她还有个双胞胎妹妹马冬昕,不仅学习成绩屡屡夺冠,还是清华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去年11月,当选海淀区人大[微博]代表。

  对于网友的膜拜,马冬晗在日前一次媒体的专访中称,制作这份计划表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从而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同时戏称自己有明显的强迫症,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无独有偶,成都电子科大的“学习弟”李行健、成都理工大的“学习姐”,都将学习计划精确到分钟,相比清华“学霸”姐妹,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象2

  “耍霸”一月不上课,等于丢部iPhone5

  对于“学霸”现象,有人“吐槽”,这不就是从小到大总被父母拿来和自己比较的、处处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吗?也有人质疑,几十年如一日按照“学习计划表”生活,与“书呆子”何异,人生的乐趣何在?

  这不,一种与“学霸”截然相反、被网友称之为“耍霸”的大学生出现了,深圳某高校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请人代上课的信息,每周薪资80元。有南京的网友算了一笔账:以南京为例,4年的学费加住宿费、生活费、购买电子产品费用及服装费用、交通费用等,合计84300元。此外还有隐性支出,即如果你不读大学,直接打工,按每月2000元计,4年收入是96000元。读大学等于放弃了这部分收入,再加上大学的花费84300元,一进一出,合计18万元,除以640天,每天即为282元。网友们对此数据展开了热议,最终的计算结果是:翘一个月课等于丢一部iPhone5……

  类似的寻人代课帖,在百度贴吧、高校BBS中,并不罕见。记者在百度输入“代上课”三字,竟跳出来12万多条与此相关的内容。

  热点热议

  “学霸”、“耍霸”折射教育之惑

  对于“学霸”、“耍霸”现象,不少学生、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马冬晗本身就是学术型人才,追求目标性学习,是她自己选择的一种学习方式。有些人就是喜欢有计划针对性学习,而有些人适用于边玩边学,这种学习方式因人而异。”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二的李燕看来,学习方式纯属个人事件,没有对错之分。

  在清华“学霸”身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大二学生赵龙看到了许多优秀到极致的个人品质:如勤奋、积极、热爱学习。但也指出学霸马冬晗不可能当一辈子学生,当她进入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想获取成功就不单单是把学习计划精确到小时那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讲,‘学霸’只可称为应试教育的成功典范。”

  对于“耍霸”也是两种声音兼有。“花钱让别人上课,我可不当这个冤大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微博]的杨燕说,学校安排的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有其必要性,漏掉一个知识点都会有损失。

  对此,也有些人颇不以为然。某高校学生小李称,现在大学的很多课程都和“就业”脱节,学生上课只为“积学分”,雇人代上课是一种正常的经济利益交换,这样的事自己身边也时有发生。在他看来,正是大学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才会采取此方式逃避上课。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大学教育,如何吸引学生回归课堂才是应关注的问题。

  热点冷析

  从象牙塔到大社会,还须做好人生规划

  观点1

  “学霸”有所欠缺,“耍霸”迷失自我

  为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市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主任王海勇和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彭熠。

  王海勇说,清华“学霸”的学习精神值得提倡,但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社会实践也是必修课,生活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学习。同时也暴露出大学教育和社会实践相脱节,大学生应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处理好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学霸’的情况是学习强迫症的表现,对学习无法控制,不学习就情绪低落,自身无价值感,这是一种病态的学习方式,不值得鼓励。”彭熠说。

  而对于雇人上课,王海勇列举了江苏某高校鼓励学生大学期间开网店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学习和实践很好的结合方式,值得推荐。不过深圳高校学生雇人上课却是一种极端做法,忘记了大学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的积累对于将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只注重眼前既得利益,会丧失其上升空间。”

  “把上课和挣钱当成经济账来算,充分暴露出一部分学生扭曲的价值观念,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彭熠也认为“耍霸”是典型的学习无用论,“这种认不清自身角色,以人际交往、挣钱、恋爱等为人生主要目标、迷失自我的做法不可取。”

  观点2

  做好规划,学习、实践一个都不能少

  “学生阶段,学业仍要放在第一位。”王海勇建议,学生应做好人生规划,把社会实践放在第二位,因为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要走入社会,社会工作能力也十分重要。“大学生应根据专业不同,合理分配学习和实践时间。如果想成为科研人才,注重知识的积累;致力于成为社交型人才,需注重社会能力的提高。”

  彭熠表示,如今,大学生已经逐步形成学习和社会实践接轨意识,值得提倡。但大学期间,学生应以学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应以功课为主,挣钱为辅;应以知识积累为主,人际交往为辅。

  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彭熠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灵活的思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