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联谊变奏曲:遇见爱情依然憧憬

2012年11月20日10:44  京华时报    

许多大学生都憧憬能邂逅浪漫爱情。图/东方IC许多大学生都憧憬能邂逅浪漫爱情。图/东方IC
在刚结束的11·11光棍节,大学校园沸腾了。16万字的情书,钻戒、美食、情歌,这些浪漫之物隆重登场,成为校园里浪漫爱情的见证。从食堂舞会,到“光棍节”狂欢,其实校园内联谊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着,但青春时代的怦然心动却一如既往,遇见爱情,依然是大学生最憧憬的。

  2010s社交媒体线上互动

  在刚刚过去的“光棍节”中,大学生们各尽所能,把这个节日过得轰轰烈烈。华科一名大四男生写16万字情书光棍节表白,结果被拒。同时,微博上还晒出很多高校男生为女生购买礼物,为女生打出横幅的消息。而在11月12日,已经推行10年的“清华大学[微博]男生节”举行。清华女生们在校园打出数十条趣味条幅为男生祝福,并以送戒指、美食、献情歌等方式讨好男生,此举引起清华光棍男的热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大二的学生练有龙也在光棍节当天与同学一起组织了一场大型的校际交友活动。他们在网上发布了“末日光棍节”的帖子,召集大学生一起过节,当天就得到了300多人的响应,最后不得不从中挑选出100多名同学来参加活动。 

  练有龙说,“00后忙着谈恋爱,90后忙着结婚,只有80后还单着”。说起他们的大学生活,练有龙说,现在信息飞速发展,同学的交友渠道都转移到了电子媒体上。同学间通过QQ、飞信、社交网站等即时聊天工具分享自己的心情,相互交流。大家在网上聊天非常多,有时候,借助手机,即便是陌生人,摇一摇手机软件,也能认识新朋友。“每天除了上课,基本都是泡在电脑和手机上。”在很多高校的校园论坛里,还设有鹊桥板块,报上自己的条件,为自己招募男女朋友,非常火爆,常常一个帖子就会得到数百条回复。 

  练有龙说,由于彼此了解,同校的男女生反而互相看不上。“比如现在清华的就喜欢找人大[微博]的,北航的男女生不愿意互相找。”他说,由于网络信息交流方便,加上交通便捷,大学生们联谊的范围越来越大,身边的反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不过,传统的联谊方式仍在,只是不那么流行了。练有龙说,有时候他们也会进行班级联谊,特别是男女比例悬殊的院校之间。同时,还有各个学校间的社团联谊,往往是招呼一声,大家就一起出去。不过,大家见面后还是留下对方的微博、人人、微信等,回头在社交媒体上深入交流。

  2000s舞会渐冷网络传情

  肖丽是2000级的大学生。从她那时候开始,网络出现了,他们的必修课里还有很多电脑应用的内容。 

  由于刚进大学,很多高中同学还保持着联系,同学间还写信,大约一周一封。渐渐地,各种聊天室和校友网出现了。校园中的网络教室里,每小时5元的上网费,可以找个聊天室与人天南海北地聊一个小时。肖丽说,最初就是一指禅,打字打得特别慢,最后全练成了飞速敲键盘的能手。 

  在那个时候,校园舞会已经不是件时髦的事情了,只有在元旦,学校组织活动,才会有比较多的同学参与。当时的北京,学校的各类活动越来越多。赶上了北京大学[微博]生运动会,肖丽还作为志愿者进行服务,和不同年级学校间的学生频繁交流。肖丽现在的老公就是当时做志愿者时认识的。 

  肖丽说,大二后,班里一大半同学都配了手机,同学们都互留手机号。由于话费还很贵,大家只能发短信。刚开始移动和联通之间还无法互发短信,为了联系方便,大家还相约选择一个运营商。很多大学已经不再办舞蹈扫盲班,同学们也表示兴趣不大。 

  进入21世纪后,女生们的思想已经比较开放,每晚的卧谈会都是从男生开始,聊男生的外貌、谈吐。肖丽说,当时班里45个人,只有5个男生。女生们对男生也格外好,平时请吃饭、借笔记都不成问题。由于都在高校区,每逢休息日,大家还会一起去别的学校溜达,看到帅帅的男生还会品评一下。 

  肖丽说,当时她还一直保持着通信的习惯,因为喜欢那种书信的感觉。但身边写信的同学越来越少,上网的同学却越来越多。 

  当时还叫OICQ的QQ以及校园论坛是上网的两大阵地,不少勇于尝鲜的大学生通过QQ的陌生人查找开始了网恋。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风行,更是让不少大学男女开始憧憬互联网上的爱情。即使是联谊,也多是校园论坛甚至是西祠、天涯上气味相投群体的线下活动。当时的大学生,似乎不见几个网友,不谈一段网恋,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1990s

  联谊寝室方兴未艾

  即便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里的男女生之间的互动也并不强烈。由于思想上逐渐开放,大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园内的舞会,而是更多的进行校际交流。 

  李玮是95级的大学生,她用一个“穷”字来形容那时候的大学生。李玮说,当时同学们普遍的生活费是一个月几百块钱,如果有人每个月的生活费达到一千块钱,那就是极奢侈的。当时,他们从外地来到北京,都比较拘谨,同学们最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如何能留京上。 

  李玮说,那时候,舞会依然存在,只是去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一般每周会有一两次舞会,大家互相走动,周边学校的学生也会来参加,但都是30分钟能到的学校,仅仅局限在周边。 

  除了舞会,当时的学生会还会组织各种活动。李玮说,她当时是体育部长,“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各学校之间大球小球打了个遍”。很多学生就是通过这种运动进行联谊,男生比赛时女生去看,女生比赛时男生加油,男女生见面交流的机会也并不比舞会要少。 

  同时,90年代,各种社团也会开始组织各种郊游,彼此间相熟的朋友便多起来了。对于他们那代大学生来说,男女朋友都是通过真实接触才慢慢在一起的。 

  李玮说,90年代校园里最火的联谊方式还是联谊寝室。最先是班级之间的男女生寝室联谊。比如外语系的女生多,便和其他男生多的院系结成联谊寝室,互相交流。慢慢地,不同学校间还搞联谊寝室,比如两人是高中同学,女生在人大,男生在北航,两人所在的寝室就成了联谊寝室,两个宿舍十多人一起去公园。不少90年代的大学生就是用这种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那时候,很多校园恋人开始敢于公开在一起,不时有男生在女生楼下弹琴。每天晚饭后,女生楼下站满了男生,都是在等待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去上晚自习,几乎成为学校的一景。当时还没有电话,男女生的通话都靠门卫处接入每间宿舍的小喇叭。“803,××同学有人找”,这是那个时代大学生最深刻的记忆之一。直到90年代末期,学校里才有了IC电话,每到晚上也出现排队打电话的情况。

  1980s

  全民舞会结识朋友

  赵新,1984年毕业于国际政治学院,回想起大学生活,赵新直言“匮乏”。他说,上世纪80年代,各方面都处在逐步开放的状态,大学校园亦是如此。在中学时代,学校中的男女生基本不说话,见面也很少打招呼。进入大学后,少了家庭的约束,大家一下子进入成人世界,开始逐渐交流起来。 

  刚进大学时,大家还是男生和女生分别扎堆儿凑在一起。由于是全国招生,同学们都来自天南海北,老乡们彼此间乐于交流。赵新说,最初促成男女间交流的组织是老乡会。“如果是老乡,男女生就会常在一起聊天,其他人再凑过去说两句,也就认识了”。他说,当时大家已经不是羞于说话的年纪,见面都能说上话。 

  对于8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舞会是联谊的主要渠道,由学生会组织的居多,几乎每所大学都会时不时组织舞会,尤其是逢年过节时,舞会更是必备节目。往往还没到节假日,同学之间就会互相打听“到底办不办舞会啊?”如果校学生会不办,各个院系和班级便会自发组织起来办舞会。赵新说,自己当时舞跳得好,一直是班里的标杆人物,因此很多舞会都由他来组织。 

  赵新回忆称,当时的舞会形式很简单,选定礼堂或者食堂,将桌椅搁在墙边,学生会派一个代表,到女生楼里喊一声“几点在哪儿,有舞会”,同学们自然传开,几乎都会去参加。快到时间时,主办者拎着录音机就去了。在赵新的描述中,舞会是跟女生接触最光明正大、合法得体的场所。因此,不管男女,舞会前都非常兴奋,都会悉心打扮。赵新同宿舍里的一名男同学,舞会开场前都会打一盆水,上上下下全部擦洗干净再出门。 

  赵新分析称,当时,即使是同班同学,男女生之间平时最多打个招呼,很少有机会在一起多说会儿话。而舞会中至少可以聊3分钟(一支舞曲的时间)。赵新说,当时北京还有北大、北二外等几大舞场,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专门去那里跳舞交流。即使是毕业了,也有人去跳舞。 

  据赵新说,当时,不少校园恋情都始于校园里的舞会,漂亮的女生会不断得到男生的邀请,双方谈得投机或许就直接出门去小树林散步了。不过,那时候校园恋情还很低调,基本不敢在校园内出双入对,男生甚至很少去帮女生打水。 

  赵新说,也不能跳得太好,跳得太好,老是有男生抓着教,完全没有时间和女同学进行交流。

  老师看法

  多种交流渠道促进互相了解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大学生辅导员郑伟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校园内的联谊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拥有比以前更多的交流渠道。不过,即使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最传统的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仍然是他们交流、联谊的方式之一。他说,大学中举办的各类创业活动更是格外受到学生的青睐,往往会出现人数过多的情况。同时,学校也会想出一些方法让学生们彼此多认识,比如引导系里不同年级相同学号的同学互相帮助等。 

  他同时表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校园与社会间的围墙被打破,各类社交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网上关注好友的动态,参加线下的各种活动,让很多不同学校间的学生多了相互认识的渠道,常常会出现一呼百应的情况。同时,校园活动也更加多样,包括光棍节、女生节、男生节等,更多的交流使男女生的沟通变得更加流畅。对学校来说,依然鼓励学生们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郑老师说,如今的学生在社交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一面,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都局限在BBS上发帖、回帖。他认为,一些传统的社交方式依然是大学生交流的好方式,真实的联谊比“宅”在网上联谊更生动。

  本报记者郭莹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