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与校长公选零距离

2013年01月24日11:1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12年12月31日  地点:中国药科大学[微博]科研楼

  事件:中国药科大学公选校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你认为如今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如果当了校长,准备怎么做?”

  “中国药科大学应如何走特色办学之路,更好地为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

  “如果我当校长,将制定政策鼓励学科带头人引进人才……”“建议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及各院部学科实验室,引进多名院士及其团队,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课表……加强与国际名校的对外交流和车间实训……进一步结合长江三角洲的产业链。”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中国药科大学公开选拔校长面试会在该校科研楼举行。遴选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徐慧、中国药科大学校长吴晓明、厦门大学[微博]校长朱崇实、中国药科大学学生会主席沈洁等23人组成。参加竞选的5名候选人分别是浙江大学[微博]副校长来茂德、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屈凌波、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文兵、山东大学[微博]副校长娄红祥、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公开资料显示,这5名候选人均有博士学位、医学或药学背景,以及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其中两人未满50岁,最年轻的娄红祥仅47岁。

  上午的面试中,这5位候选人按照抽签顺序分别发表了包括介绍自我、竞选理由、办学理念等在内的20分钟竞职演讲。在接下来30分钟的答辩环节中,5位候选人需回答3道必答题,并接受遴选委员会委员的现场提问和现场实名打分,以及122名在场师生代表的民意测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于锋,是现场的学校教师代表之一。尽管坐在后排,但在近5个小时的时间内,他都听得非常认真。“以前大学正校长都是任命制的,这样的公开选拔我们也是第一次经历,大家觉得很有新鲜感,兴致也很高。”

  听完全程后,于锋把票投给了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文兵及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在他看来,前者“在药学领域很有声望,且对学校非常熟悉”,后者“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强,且具有学术理想”。

  “公选的方案和程序一早就在网站上公开接受监督;从今天现场的情况来看,回答的问题都是临时抽签决定;遴选委员会委员有不少是周边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十分专业可靠;而我们师生代表的投票结果也没有得到过授意,这样的公选不是人为可以操纵的。”在现场进行民主测评的几位师生代表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姚雪青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