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受关注

2013年08月14日12:10  中华网    

  近段时间,一则《依靠“焊工证”,济南百余农民移民[微博]澳大利亚》新闻和网爆青岛大学文学硕士,求职路上艰辛重重,生活拮据,最后进入技工学校的消息,深深触动了那些奔波求职路上以及来年就要踏出校门的准求职者。

  虽然当前技能人才深受市场欢迎,但对于众多本科生、硕士生来说重头再来,总是不太现实。就在很多高学历求职者茫然无所是从之际。记者日前通过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其实,大学生就业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悲观,积极转变思路,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一定再培训学习,很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或进入高薪职业阶层。据悉,从今年的职业资格考证统计数据来看,很多在职人员和大学毕业生,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证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获得国家专业认证资格的人员有的走出国门从教,有的在国内从事本土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记者从统计数据发现,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培训教师考证人数逐年上升,但是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仍存在较大缺口,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世界投资者的眼光都集中在中国市场,学习中文成为很多外国来华掘金者的必经之路,尤其很多看重文化融合的外资企业,通过汉语学习的桥梁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对于普通国内中小学[微博]语文教师,那么PAT对外汉语教师又有那些素质和技能要求呢?

  国家官方授权中心、汉之音国际汉语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PAT证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社部中职协颁发的专业技能证书,对于就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对PAT外汉语教师职业更看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媒介语是基础。此外,教师的授课经验、能力、技巧更是必不可少,想取得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都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国家统一考试。相对普通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相对较难取得,内容涉及教育理论课程、历史文化课程和教学实践等,不过目前国家每年有四次统考,平均分布在3、6、9、12月进行。但同时该负责人也提到,证书并不等于就业,应届毕业生往往会走进将证书等同于就业的误区,相比这一点,已经走人职场或者谋求转行的人更多是将学习的过程放在首位。

  从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不难看出,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逐渐趋于平衡,“名校论”已经逐渐变淡,应届毕业生生的能力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体现的更为明显。对于正徘徊在求职路上和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朋友而言,与其羡慕技工人才的高薪就业,不如抓紧时间,提前规划职业目标,并提前做好知识技能和相关资格准备,让自己迈出校门的同时,也是迈进职场的开始。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