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课”也搞高科技 公共课需求最火

2013年11月07日08: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代上一节课要价20元至50元,记笔记另外收费,在线结账……近日,一款“代上课”软件在广州高校中风行,学生注册数已近2000人。

  记者走访广州多所高校,发现既有全职代上课的“代课族”,也有学生是兼职赚点零花钱。除了高数、英语等大学公共课需求量最大,也有不少需求产生于各类职业资格培训课堂。

  在高校教师看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找人代上课的、代别人上课的学生,其行为都是不诚信的,是对教师和课堂的不尊重。然而,在专家看来,却不完全是这么回事。

  “代上课”也搞高科技:

  近2000名广州大学[微博]生成软件用户

  “代上课”其实并不新鲜,但代上课居然也有软件就比较新鲜了。近日,一款名为“超级逃课助手”的软件让“代上课”规模迅速膨胀,而在这款软件中,“有偿代课”仍然是主要的“交易方式”。

  记者安装了这款软件,注册打开后,可以看见注册时所在高校的需求信息,每则信息显示课程名、上课时间、地点和回报,用户可以报名回应代课需求信息,代别人上课获得回报,也可以自己发布信息。

  而在发布信息时,“回报”一栏的选项除了请吃饭、请看电影之外,还有一项“自定义”,而记者发现,不少信息中的回报选择的都是自定义,其中多数是支付酬金,酬金从20元至50元不等。

  交易的支付方式可由双方协商,交易完成后信息便会关闭。记者发现,广州某大学在10月有20余条“代上课”信息。

  据该软件开发者蒲伟(化名)介绍,目前广州及周边地区的高校使用软件的用户数有3000多人,广州注册数近2000人,并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从全国用户数排名看,广东排在第七位。

  而根据软件后台数据显示,注册人数最多的广东高校是广东工业大学,有396名,其后是华南农业大学,有345名,第三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268名,排在第四至第六位的分别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暨南大学[微博]和华南师范大学,注册人数分别为:214、202、176。

  逃什么课:公共课逃课人数最多

  蒲伟表示,经过统计,在高校中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逃课人数较多,代上课的业务需求量最大,“假期前是逃课的高峰期。”

  此外,蒲伟介绍,“超级逃课助手”平均每天的注册数是1500人左右,每天活跃的用户数是8000人左右。

  蒲伟表示,设计软件的初衷并不是鼓励学生去逃课,只是希望通过软件,让同学们互相换课,用一节自己不喜欢的课去换一节自己喜欢的课,从而减少逃课的数量,同时也希望能给设计课程的老师们一个提醒,希望他们以后能更合理地设计课程,“但没想到还是被拿来当有偿代课了。”

  为啥逃课:课太难 课无聊

  近日,记者走访多所高校,中大大三学生小琴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理工科,对于英语等课程,“实在没有兴趣,但老师要点名。”而华南师范大学的小 刘表示,让他最头疼的是高等数学,“尤其是讲到‘极限’运算的章节,那些公式就像天书一样。”小刘也表示,如果要点名,他愿意有偿找人代上课。

  而在中大、华师、暨大三所高校,记者共采访15名学生,他们均表示存在“无聊”或者“听不懂”的课程,其中9人表示愿意有偿找人代上课。

  老师说:

  不诚信也不尊重课堂

  在中山大学[微博]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看来,“代上课”市场的产生和渐成风气,是一种悲哀。“这种行为很坏,涉及诚信问题,是很严重的,应该批评。很多 大学老师并不点名,相比于找人顶替,更愿意理解请假不来的。”她感叹,大学里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应该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为了金钱去代上课。

  而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麦尚文看来,找人代上课的学生曲解了课堂,认为课堂就是学分,为了维持学分,就是要完成指标。麦尚文同样认为,这种行为涉及诚信问题,将课堂当成一种服务进行交易,是对课堂以及老师的不尊重。

  而对于软件的使用偏离了初衷,软件的另一位负责人杨先生“觉得不好意思,希望改进功能,将负能量变成正能量。”

  专家说:

  反映教育体制弊端

  对于广州高校的“代上课”现象,著名教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熊丙奇[微博]教授表示,该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在他看来,有几方面原因,“一来是学生 认知的异化,就是虽然交了学费,但把上大学看成混文凭,没想过通过上课学习知识;二来,确实存在个别课堂质量差、上课没有吸引力的情况,学生认为是浪费时 间就不想来,而大学又缺乏自主权,对类似的课程无法有效改进;最后,目前国内尤其是重点大学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过分重视科研,使得老师没有精力专注到教 学上去。”

  熊丙奇认为,“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都应该反思,“首先,希望进一步落实高校的自主权,给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赋予自由空间;其次,改变当前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让老师重视起教学;第三,老师应想办法,让课程对学生来说充满吸引力,而不是通过点名进行约束。”

  熊丙奇提到,在一些世界一流大学里,好的课程吸引力强,本身要求也高,如果学生错过一节,下次就跟不上,老师会要求学生延伸阅读,并实行淘汰制,形成良性机制,根本不存在逃课点名的问题。(文/记者蚁畅、王浩)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