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教育仍要以人为本

2013年11月29日23:27  《北京考试报》    收藏本文     

  有消息称,2015年韩国计划在中小学[微博]取消纸质教材,而由数字化的手段代替教材的功能。笔者在想,如果当纸质教材被取代,那么至少有两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化现象面临消亡,一是“眉批”,学生在听课时,把重要的知识内容以及自己即时独特的领悟记录在书本的留白处,从而让每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教材;二是以“杜甫很忙”为代表的课本涂鸦,虽属“不务正业”,却变相激发了学生潜在的美术兴趣。

  大数据时代的在线教育正在以其便捷性、经济性、灵活性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引发着教学手段的革命。但正所谓不破不立,教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可能使更多依赖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教育文化丧失生存空间,譬如线上教学的时间越多,学生与教师在同一场所的时间也就越少,“言传”可能进一步地挤占“身教”。多媒体教学手段越丰富,板书文化也会日趋边缘,学生可能更难领略汉字书写的文化魅力,当教师收到一份份打印出来的课后作文,才开始强调作业必须用手写。

  记得当“多媒体应用”成为很多学校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后,笔者却遇到了一位仍然固执地只写板书的老师。他固执的原因很简单,“我小时候同学们学习也很用功,却没有那么多近视,现在近视的孩子多了,也许就是因为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看多了。”将学生的近视率归咎于多媒体教学,是否公正姑且不论,但是他这种一厢情愿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却发人深省。

  我们肯定技术革新对于教育的贡献,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但“知识传播”并非是教育的唯一内涵。比如德育就并非单纯的知识,学生的人格素养更多是在校园师生间的行为触碰中形成的。教育也并非只是技术,更是一种塑造人性、传递人类精神的“艺术”。本雅明曾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让艺术独一无二与本真的“光晕”走向衰落,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技术革命,则应为教育这门“艺术”中的人性“光晕”保留更多的空间。有人说线上教育打破了知识在个体上的垄断,让学习者占据了教育的主导权,让学习者和教学者前所未有的平等。但这样的平等,不应取代“教”与“学”的过程中精神传递的势能,毕竟教学革命,并非“学革教命”。技术创新确实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文章关键词: 大数据教育韩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