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能为基础教育带来什么

2014年01月10日10:20  新浪教育 微博   

  作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简称“MOOCs”)已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教学风暴。国外三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edX)通过共享大学的课程,呈现高水平、高互动和高开放三个特点。慕课起源于高等教育,能够适合中小学[微博]吗?汹涌的“慕课”风潮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数据的出现,基础教育的前景如何?2013年12月27日,“第三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家沙龙”在京召开,探讨慕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变与影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主持了本次沙龙,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华东师范大学[微博]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等教育界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了对慕课在基础教育应用现状和前景的看法。

  慕课和翻转课堂已经进入部分中小学

  人大[微博]附中和乡村中学通过视频同步授课,电子书包走进农村教室,翻转课堂进校园……中国中小学教育正在探索线上课程与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做出了一系列实践。就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来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谈到,pad授课是一场革命,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更加生动,有利于调动课堂积极性;正在推广的电子书包项目可以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普及。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将慕课的出现理解为: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将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得优势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

  “不同于一般的在线课程,简单地将四五十分钟的课程放到网上。慕课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视频大约保持在10分钟左右,恰好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在视频结束时,会出现检测与反馈,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小测试,来确定他们是否精准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无论同步还是异步,最终都会获得来自教师、其他学习伙伴的解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陈玉琨说,不仅在全球各个角落我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是移动的,可以走到哪学到哪,甚至可以反复学,十年二十年后再学。

  慕课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仍存在不足

  尽管慕课在国内外做得风生水起,基础教育领域也有初步实践,但是专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慕课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因为无论“公平”如何定义,慕课的出现,至少增加了一种选择的机会。不要期望慕课能够解决地区贫富差距的问题,慕课也不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它只是多提供了一种选择,增加了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李志民认为,如果从知识传授的内容来讲,慕课适合于各类教育;但从受教育的群体来分析,与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生毅力稍弱,慕课需要更多地来自老师的配合。为了追求慕课的教学效果,吸引注册人数,未来将有可能出现教学团队和“教学导演”这种职业。

  基础教育阶段的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在力挺与质疑慕课的讨论声中,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认为,第一,信息技术一定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第二,慕课和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应用并不是一回事,慕课不能代表所有,慕课的概念不能泛化。目前,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行还需要三个现实条件:第一是网络条件;第二是教师条件,第三是费用问题。对于已经达到网络班班通的老师们来说,首先要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搞清楚,把课堂教学搞好,进而能够在多媒体资源和多媒体环境下让学生学好,全国应该着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这样的基本要求,同时积极探索慕课等应用,迎接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领域带来的变革。

  针对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北京大学[微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认为,仅就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而言,还不存在单纯的慕课。因为基础教育除了基础知识传授以外,还有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这一点,慕课做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最后指出,慕课的发展改变了老师与学生作为信息传递者与接收者的关系,两者作为学习伙伴,知识传播过程更加立体。如何实现信息的公平传播与保证课程质量是未来慕课发展的一大挑战。未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转变,但大学课堂可能又恢复到满堂灌形式,这是很危险的。

  慕课与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一定冲击。作为一种教育新型形式,中国的慕课教育能否撼动基础教育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还是教育改革道路上的昙花一现,我们拭目以待。(王晓婧)

分享到: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