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四川凉山彝族村称再不疯狂就老了

2014年04月19日10:40  中国新闻网    收藏本文     

  (尚华珍 杨泽文 潘阿文)用两年半时间修完大学四年的课程,湖北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大三学生林杰背起行囊,加入到“凉山州索玛花支教助学联盟”,一个人在四川凉山彝族村支教大半年。林杰坦言支教的原因为,“再不疯狂就老了”。

  林杰,1992年生于湖北黄冈市团风县大别山麓附近的一个贫困小山村,分别于2013年4月26日至2013年7月10日和2013年8月27日至2014年1月15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项脚乡甲儿沟小学义务支教。

  “我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支教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林杰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去年4月,林杰在索玛花公益助学联盟网站上报名后,一个星期内,顺利通过了考核。

  当时,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到现场看到种种情形后,林杰感觉落差很大,眼泪差点掉下来。“尤其是在培训时,第一次上讲台试讲,当时全班有50多个孩子,只有一个7岁的班长会说普通话。”林杰介绍,就自己讲一句,让班长用彝族话翻译一句,两天下来,语文就讲了b和p,数学就讲了9和10。

  培训后,林杰被分派到凉山甲儿沟小学支教。“一间破旧的教室坐落在海拔在2700多米的半山腰,教室旁边一个卧室和一个厨房是支教老师的居住地。黑板是一块木板,站在教室里,阳光从破旧的窗户和瓦缝中射进来。”林杰难以置信。

  “自己以前也没有教书的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由开始的素质教育到应试教育。休息时候,就去当地的公立学校听课,借他们的备课本,一个月后便得心应手。”林杰说,班上4岁到14岁的孩子都有,最多时候有24个,在联盟来这之前,孩子大都处于失学或者半失学状态。

  联盟每月为支教老师提供500元钱,但更多时候都是林杰自掏腰包补贴支教生活。一年到头,吃的菜除了土豆就是白菜,还有40多天不能洗澡,住透风漏雨的木头房子等在林杰看来这都是小问题。“最难熬的就是每当夜幕降临后的孤独感。”林杰说,一个人守在无电无信号的半山腰,每晚除了看书就是备课,大半年来看了50多本书。

  200多天的相处,与孩子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还记得临走的前两天,班上最调皮的一个学生说,老师走了,我们没有老师了。”林杰依然不能释怀。

  目前,林杰依然通过QQ群关注甲儿沟的孩子们,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到山区看一看,帮助那里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