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孙东东:工科教育把好料子剪成墩布

2014年05月21日08:49  环球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我国工科教育存在问题的综述,其中清华[微博]大学[微博]教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孙禺先生关于我国工科教育“就如同很好的料子,被大学剪成了墩布,还怎能做成西服?”的评价,极其贴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以传统工科为主的名校,校领导办校思想混乱、急功近利。

  近些年来,一些老牌工科名校的办学理念极其混乱,盲目与传统综合大学攀比。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些学校把机械、自动化等传统工科专业的学制由五年变为四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要学必修的基础课、专业课程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念外语、找工作,省掉的只能是生产实习。学校把自己原有的工科强项放在一边,一窝蜂地办理科和文科;到处挖教授、拉名人、建学科、办刊物,好不热闹。但由于缺乏文化底蕴和师资梯队,结果不仅丢了自己的特色,又没办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

  部分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把一些传统工科专业名称改的很动听,骗考生。甚至采用给考生送钱、给家长[微博]安排工作、给中学班主任送钱等手段争抢生源,把本来十分神圣的教书育人,变成了肮脏的金钱交易。这些大学与其动歪脑子蒙骗考生,不如把精力放在自身的教学科研上,办出自己的特色,以真正的实力去吸引考生。

  好料子如何不被剪成墩布?解铃还须系铃人。仅就传统工科教育本身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这些院校的领导们,特别是那些具有示范效应的名校领导们应当端正办学思想,把突出工科特色、出工程技术精品放在首位,彻底摈弃贪大求全的攀比心态。第二,回归工科培养、研究“工艺和手段”教育本质上来。通过如专业学科夏令营、设计大赛等活动,发现好苗子。在招生环节中,尤其是在招收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过程中,把注意力从数理化奥赛获奖者身上转移到那些具有工科学习潜质、热爱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身上来。第三,深入调查研究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借鉴如德国等优质工科教育国家的经验,科学地调整、设置课程,使传统工科教育适应现代产业升级换代的需求。第四,积极主动与产业界合作,尽快恢复生产实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系统的实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技术水平,参与或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作者是北京大学[微博]法学院教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