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农村教育“突围”

2014年05月28日14:00  中国青年网    收藏本文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创新教育信息化工作模式纪实

  “我们农村教育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教师数量不足及师资质量不高。”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领导杨宏伟略显激动的告诉记者。广南县属于农村地区,近些年,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广南县各乡镇中小学、初中都已经开齐了各学科课程,并且都配备了专业教师。但是中心学校下属的一级完小、部分二级完小,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由非专业教师授课,部分二级完小、教学点并未开齐所有学科课程。由于待遇等多方面原因,真正需要教师的农村学校却无法留住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极度缺乏。

相关图片相关图片

  如何走出当前农村教育的困境?成为广南县这样的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不断思索和实践中,广南县的教育管理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实现开足课的目标,首先需要提高教学效率;解决师资质量不高,实现开好课的目标,首先要缩短时空距离。而途径和手段就是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突围”。

  探索信息技术下农村学校课堂新模式

  为寻找适合农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广南县进行了诸多探索,从利用广播电视大学到“农远工程”的远程授课,在收效的背后,突出的问题就是无法满足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和交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颁布实施,广南县开始探索新的教育信息化模式,期望通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对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通过构建“网络系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支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模型。

  据县领导介绍,网络系统的实质就是“宽带网络+学习终端+远程设备”,基本实现二级完小以上学校通宽带网络,实现通宽带网络的学校都有一个远程同步课堂教室。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是宽带网络有的用、用得起。

  在自主合作学习方面,需要构建学习体系和评价体系,通过教案到学案本地化,通过程序化的脚本来进行知识点学习,同时记录学习过程痕迹,总结汇总学习过程的数据,最后分析学习的建议来完善本地化的学习教案。通过外部服务的引入,建立起可行的学习模式,通过学校的落实、教师协助实现自主合作学习。

  创新机制,多方参与,解决关键问题

  针对上述工作模型,广南县改变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思路,通过资源置换的形式与中国电信合作,保证网络全覆盖。

  具体而言,在网络覆盖方面,广南县依托农村原有宽带建设,发动教育部门等多部门积极参与,对光纤网络无法达到的学校,争取推进无线、光盘和卫星模式来实现网络覆盖的问题。

  在资源建设方面,一些师资薄弱的学校,可以通过和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电信运营商或其他ICT企业合作,引入国内一流的“班班通”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突破我们上边提到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困局,以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提升师资水平。目前通常解决办法为每个教室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将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电视资源、卫星资源以及教师自带资源直接投放到每个班,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常规教学手段和方式。通过班班通教育资源云平台,学校可实现课堂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材等教育资源异校同堂、校本资源全校共享,实现了老师、家长[微博]、学生的优秀视频公开课,真正上一堂“智慧课堂”虚拟课。

  政府统筹、企业运营、教育引领、惠及全体

  近年来,广南县不断深化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工作职能、调整管理方式、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督导、推动先行先试,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同时,发挥地方、学校和社会的作用,形成了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环境。县领导表示,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村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希望更多像中国电信这样优秀的企业在考虑自身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网络、平台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切实推进农村贫困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统筹、企业运营、教育引领、惠及全体”,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师同步课堂视频,最终解决优质教师资源共享,解决教师数量及质量不足问题,解决农村教师渠道受限及教师水平下降趋势,解决孩子不喜欢课堂,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