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拒绝“老三样”(2)

2015年08月18日09:53  京华时报    收藏本文     

  王启涵是学校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今年暑假通过老师的介绍,获得了进入大学实验室接触虚拟技术的机会。王启涵解释说,虚拟技术需要戴上特制的眼镜,在两只眼睛的中间有一个挡板,避免相互间的视觉干扰。通过戴上眼镜看一些专门制作的图像,就如同置身其中,场景会随着视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高中生接触大学科研,也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王启涵说,自己之前只是了解一点虚拟技术的原理。

  进入大学实验室后,导师为他找了硕士生、博士生作为老师,给他布置简单的任务,比如写程序。“导师不会教我细节的东西,布置完任务,他只问做出来没有,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想法。”王启涵说,自己从未写过程序,为此,他在家自学了3本加起来比板砖还厚的编程书。

  采访时,王启涵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编写的程序,在手机页面如同一个房间中,画面被一分为二,左右的图像各不相同,随着手机的移动,图像也会不停发生着变化。他说,这类似一个全景图,戴上专用眼镜后,所看到的内容会随着移动而变化。除了基础的程序,他还希望能做视频及视频按钮。

  谈到未来的应用,王启涵表示,观看虚拟影像的眼镜并不昂贵,甚至用纸盒子就可以替代,因此,这项技术可以用于偏远农村的孩子感受海洋馆、动物园等。而且复制性很强,如果他的程序能够顺利完成,他希望将这些眼镜带到农村帮助当地孩子感受海洋馆。

  4故事

  北科大学子调研推动导盲犬畅行

  去年暑假,北京科技大学[微博]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程玉亮发起了“关爱盲人出行,导盲犬畅行助推”社会实践团,并在当年成为金牌团队,根据实践内容拍摄的微电影《导盲犬的告白》,还获得了全国首届微电影大赛校园组“十佳影片奖”、“北科大社会实践精品成果奖”等奖项。

  程玉亮介绍,他2011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同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部队中,无意间看到了导盲犬珍妮的故事,对自己触动很大,加上国内导盲犬自由出行受限,便立志回学校后开展相关调研。

  程玉亮说,导盲犬与缉毒犬、搜救犬、警犬等同属于工种,被形象地称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但是,我国导盲犬的数量十分稀少,盲人携带导盲犬的使用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从数据上看,中国目前有约1731万视力残疾人士,但全国导盲犬总数只有七八十只。导盲犬的自由出行本应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然而由于公共场合限制以及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盲犬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频频受阻。”

  “更让人悲伤的是,即便是目前正在服役的导盲犬,使用率也非常低。因为许多场合不能去,所以即便给视障人士配备了导盲犬,可能也很少出行,慢慢地导盲犬也就废了。”程玉亮说。

  去年暑假,为了了解导盲犬现状,程玉亮团队10名同学一起到我国内地唯一一家专业性导盲犬培训机构——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进行了调研走访和深度体验。“当时最震撼的就是,我国的导盲犬数量竟然这么少。”程玉亮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配合培训基地针对导盲犬公益组织建立、立法可行性以及社会关注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调研走访之前,程玉亮还组织大家为明星导盲犬珍妮庆祝了6岁生日。在活动中,程玉亮说,导盲犬就是盲人的眼睛,需要社会一同去关爱、去倡导,再通过大学生群体辐射到身边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也能顺利地接纳导盲犬,为盲人携带导盲犬的无障碍同行而努力。

  程玉亮他们的努力和呼吁没有白费。在去年表决通过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中规定,今年5月1日起,视力残障者将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

  “虽然在北京导盲犬自由出行没有受到太多障碍,但是在其他省份还是限制很多。并且,在北京,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乘坐公交车也还是会被拒绝,继续推动导盲犬公益事业很有必要。”程玉亮介绍,未来,他们希望发起我国内地第一个导盲犬公益组织,倡导在更多公共场所允许导盲犬通行,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今年9月份,他们还将继续进行导盲犬的宣传活动,争取让更多人认可导盲犬。

  5故事

  平时校园种黄瓜暑期赴美夏令营

  人大[微博]附中的杜一冰这个暑期则从全校同学中脱颖而出,前往美国的普纳荷中学参加全球中学生领导力项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共同生活了两周。她在暑期开始前的另一项“工作”则是在实验楼前花园中种黄瓜,研究黄瓜的卷须。

  美国的普纳荷中学是孙中山和奥巴马的母校,每年都会邀请世界顶级中学的师生参加夏季活动,今年的全球议题是平等。杜一冰与其他两名同学通过写申请,经历面试,最终凭借英语表达能力和对领导力的看法,从全校近30名精英学生中脱颖而出。

  在夏令营中,10个国家的学生们除了上课,便是进行深入交流,他们甚至还需要参加挖鱼塘、去田里摘西红柿等劳动项目。杜一冰说,这个项目是学校的传统,自己的学姐曾参加了这个国际项目,当年的主题是“食物”,就是从这次活动结束后,学姐回到学校将学校实验楼前的一块50平米花园开垦成了菜地。后来,杜一冰申请了生物研究,专门研究黄瓜的卷须。为了收集实验材料,她便将这片地1/3的位置种上了不同种类的黄瓜。因此,才有了她种黄瓜的故事。

  杜一冰说,她买来不同的种子,在清明节前种上不同种类的黄瓜。她每天7点到学校,浇水拔草,再带着一脚泥到班里。由于是实验用的黄瓜,她的黄瓜不施肥只浇水,再仔细记录黄瓜卷须时的情况。杜一冰说,自己的研究对象是黄瓜卷须的力学性质。黄瓜往上爬,卷须很厉害,轻易不容易拽断。每天摘的黄瓜则送给班上的同学吃。“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吃过我的黄瓜”。在她的实验过程中,她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北大的实验室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的观察。

  因此,即使今年暑假期间,在美国田间劳作的时候,杜一冰说自己也仔细观察着周边植物的卷须。有过种植黄瓜的经验,在田里跟随工人采摘西红柿时,她也变得格外认真。

  整个暑期活动最后,各个小组要形成最终的报告,杜一冰和同学做了关于中国方言的报告。她还拜托同学特意采集了学校一位老师的语音。杜一冰说,老师是山东人,但普通话说得不太好,口音会被大家善意地调侃。“比如:这些老师是我们从全国各地聘来的,就会变成:这些老师是我们从全国各地骗来的”,引出了对方言的关注,她和团队的小伙伴向其他国家的同学介绍了方言的现状,以及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消亡的情况。在城市中,长期说方言也会受到一些歧视等。为此,她和团队希望在下学期的校园活动中有一些改善。

  谈起这段与其他国家同学深入学习的经历,杜一冰觉得,国外的同学们很注重运动,室友每天5点起来跑步锻炼,而国内的学生往往将跑步等运动当作负担。同时,国际学生的学习内容非常宽泛,很多是中国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此外,国际学生的提问角度更多,这些都令她对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思考。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张晓鸽孙雪梅

上一页12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