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是极为私人的事情,却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公共议题。对“性少数”群体的友善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性少数”包含了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 别者,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匿名性造就了校园“彩虹社区”的快速成形,大学校园相对开放、理性、包容的特有氛围,让高校“性少数群体”正在逐步去敏感化,开 始浮出水面。本文的受访者坦然站到阳光底下,便是这种变化的开始。
“我妈说我初中的时候她就怀疑了,谁让我不说。”
橙子今年二十岁,是广州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性格外向,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困惑,也接受自己是“所谓的小众”。橙子很早就发现和周围“大多人”的性 向不同,“这跟个人性格有关吧,其实我小学并没有觉得喜欢男的有什么不对。”橙子小时候经常和女孩子玩,女孩子也喜欢和他玩。上了初中,他就知道自己喜欢 男生了,和异性恋一样,那种喜欢就是停留在青春期情愫的程度上。因为有一次,他公开说要追某男生,引起了班里男生们对他的反感,大家开始排斥他,语言上也 诸多暴力,比如说他是变态、人妖。
中学时期,橙子的爸妈并不知道儿子的性取向,但是也问过他,被橙子否认了。“可能是因为害怕吧。后来,我自己上网查了,确定了自己真的是喜欢男 的,也就给自己定性了。”当时他将这些告诉了一位女性朋友,而她也是那时候通过橙子才接触到“同性恋”这个词。“我告诉她这叫做同性恋,听我讲了之后,她 也觉得这没什么,甚至还撮合我和那个我喜欢的男生。”
橙子上高中那会,社会的开放程度已经高了很多,除了网络,耽美小说和与之相关的漫画也很多,很多学生对于“同性恋”也渐渐没有那么抵制了。橙子 是大二时出的柜,当时他被一个暧昧的双性恋男生拒绝了,由于拒绝方式的“残忍”,橙子哭着打电话给家人讲述了整个事情,包括自己是同性恋。“我妈说我初中 的时候她就怀疑了,谁让我不说。”没想到母亲的态度尽然如此包容,橙子心里也宽慰了很多。
橙子对现在所处的环境很感激,无论是从开放程度还是从周围人员的知识构成方面来讲,大学环境都给了他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他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希望将来出柜的时候,父母不要给我太大压力”
杏仁是橙子的同学,出生传统观念强的家庭,其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观念对性少数群体而言是一个压抑的环境,而周围人对其态度也多是忽视和不友好 的。“当我发现自己的‘不同’时,压力很大。加上传统的教育环境、文化结构以及家庭背景,我自己也会觉得这是不正常的,一方面自己很害怕,但另一方面又无 法否定自己性取向与大多数人不同这一事实。这是一个很纠结、矛盾、撕裂的过程。”
由于性格阴柔,除了父亲的斥责,杏仁也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排挤。“阴柔男性,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一个有力佐证,只要与社会性别有所不同的,都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挤,语言暴力层出不穷,事实上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较大的心理阴影。”
到了高三,杏仁开始面对一个更为严峻的时期,那种矛盾的状态也达到顶点,“我内心很害怕,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个是不正常的。”后来他求助心理医 生,当他向男医生倾诉时,医生对他说,他能够发现自己是不正常的这一点很好,同性恋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必须要矫正。当时医生就向他提供了一些轻微的扭转 治疗方法,即当他对某个同性产生爱恋的想法时,就用一些尖锐的物品扎自己或者是橡皮筋弹自己。“我实施了大半年,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使我很痛苦,自我挫 败感很强烈。”
直到高三结束,杏仁才第一次向一个女性朋友说起自己的苦恼。当时朋友一点也没有表达出震惊,反而觉得这个很正常。这是他第一次接收到来自外界对同性恋者的肯定和包容。
之后杏仁求助了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谈及性取向这个问题,但是当时的他还是很不能接受同性恋这个事实,觉得这不正常、很丢人。“我一再恳求我的 医生,绝对不能让我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情。可我当时还没说出是什么事情,我的咨询师便反问道:‘你是想说自己是同性恋吧?’我着实吓了一跳。” 她告诉杏仁,这事情很正常,不要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心理负担还这么重。比较之前的扭转治疗,这位心理咨询师的轻松态度完全超出了杏仁的预期,他当时就 哭了。
同性恋的去病理化是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957 年中国的有关司法解释还明确规定同性恋构成流氓罪,到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这一天后来成为“国际不再恐同 日”,以此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因对同性恋的恐惧、无知而导致的对性少数人群性倾向、性别认同的不理解乃至歧视和伤害。直到2001 年4 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才把“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中删除,实现了同性恋非病理化,而此前同性恋被归类为性变态。
上了大学后,杏仁的观念改变了很多,特别是那种挣扎感,除了知识方面的拓展,还多了很多同志朋友,压力也减轻了很多。在校园内,他参加了一些关 于LGBT的活动,所做的事情比较广泛,比如广州老年男同口述史,同性恋科普性的活动、女性主义沙龙。但是杏仁的父母还不知道儿子的性取向问题,不过由于 网络便捷,同性恋相关专业知识也越来越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父辈们也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加上儿子在学校里做LGBT的社会工作,朋友圈里传播有关内容, 都方便了他们更了解儿子所做的事情,“这也是给他们一个准备,将来出柜的时候希望他们不要给我太大压力。”
“如果生活顺遂无忧,父母还长期不能接受,我只能推定他们期待的并不是我的幸福。”
和杏仁一样,Tina也曾参与了老年同志口述史项目,为了解广州同志这个群体在历史中个体的沉浮、人生百态贡献了一己之力。此外,她也参加了女友组,和伙伴们一起办了沙龙、讲座、问卷调查之类的活动。
目前,Tina已和朋友、舍友、部分同学主动出柜,在她看来,他们基本上是毫不在意,有时候一起相互调侃或者交流约会地点之类,遇到恋爱上的问题也会一起谈谈。
至于”性少数群体“的身份,她觉得自己比较幸运,还列举出了几个理由。第一她是女性,女同在校园环境里面对的压力比男同还是小很多的,女生之间 的拉手、亲亲抱抱之类的亲密举动不会很突兀。第二她的性别气质比较符合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既不是女性荷尔蒙爆棚的那种,也不会觉得很男性化。“还有一 点,我在全国最开放的高校,同学都是很优秀的人。这三点结合在一起,我在校园环境中生活是比较顺利的。”在中大,她非常感谢社团的同伴,以及在大二接触到 的女权主义思想和理论。不论是同伴互助还是理论思考,这所大学都为她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Tina出生在军人家庭,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小孩。虽然还没有对父母公开,但谈及日后对家人如何告知,她考虑的是今后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不要 有后顾之忧。“如果生活顺遂无忧,父母还长期不能接受,只能推定他们期待的并不是我的幸福。”如果说担心,Tina更为她的男同朋友们忧虑。“毕竟他们现 阶段承受的污名比我重很多,缺乏靠谱的交友渠道,还有感染艾滋的风险,以及缺失包容的环境。“
“我长期在一个友善的小圈子中,女权圈、同运圈,有时会忘了外面的环境。”
秋在同城做义工,参与负责校园政策项目组。另外在校园内,她是女友组的成员,定期讲解一些妇科疾病知识,举行交友活动、影片放映活动、女权讲座等。由于在做政策倡导方面的项目,秋遇到了很多压力,她的母亲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朋友对她女儿表示支持,也甚是感动。
“我好想立刻飞奔回家靠在她怀里,这一路上,她伤心过失落过但一直没有放弃过对我的爱。现在的她似乎越来越理解她的女儿为什么要坚持到现在。” 在一次同城活动中,秋认识了Janeway。她也参与过女友组、同城、同志之声等的活动,一般是参与(不组织),每个学期两到三次,Janeway说她对 科普类、学术类的更有兴趣。
谈及校园环境时,她没担心过,最大的收获是中学时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第二性》对她的启蒙很大。目前,Janeway已对家人出柜,平时的生活就是不入柜,即不特意说也绝不掩饰不否认。“我长期在一个友善的小圈子中,女权圈、同运圈,有时会忘了外面的环境。”
“性是社会文化和生活中一部分,既不应该把它放大化,也不应该闭口不谈。”
Tomi参加了同性恋相关议题社团的宣传组,负责微博推送。后来在自己的大学内也建立社群,并成为核心成员。目前,她已向部分家人出柜,与同学 相处融洽。对于如何以性少数群体的身份在校园环境中生存,Tomi并不担心,她觉得像其它人一样就好了。身处校园着一个鼓励多元思想的环境,这有助于她们 找到身份认同,建立社群基础。
她也认为不能把一些人的言行定为他们对同性恋的歧视,“如果说别人在歧视我们,其实是把同性恋和其它同学作为一个异己而存在,这种二元对立是不 包容的,也不利于观念上的进步。性少数是被定义的,我们自己不能够把自己对立和歧视起来,而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性是社会文化和生活中一部分,既不应该把 它放大化,也不应该闭口不谈。
一些身边同学的所谓;排挤、歧视‘可能是来自于我们对同性恋的好奇和不了解。这种异于己的现象让我们产生困惑,所以校园多元性与性别倡导是有必要的。”
“如果要出柜要确定自己能够承受周围的嘲讽”
小绿性格开朗,和同学们的相处都很融洽。目前他已向大多数同学出柜,“接纳我的人还算多,不接纳我的也不会成为朋友。至于家里,虽然出柜了,但是母亲还是希望我能够结婚。现在谁也不提这事。”
提及生存,小绿没有想得很复杂,“这事要说简单也很简单,要说难也很难。你只要保密就不会有人知道,不接触圈子的人就好了。但是这样很压抑。但 是如果要出柜要确定自己能够承受周围的嘲讽,因为肯定会有人不能够接受。” 除了从网络以及社群活动中接触专业知识,他经常去中大上《社会文化与多元性别》公选课,因此很理解自己是同性恋,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好伙伴,甚至还认识跨性 别的朋友。
“我基本没有挣扎过,觉得(自己)没有错”
目前Alex是半出柜状态,和大多数朋友出柜,和亲人还未出柜。上学期间,她在女友组做过志愿者。对于目前的环境,她对以同性恋者身份生存是有 所担心,所以一般在确认周边环境不恐同情况下才出柜,不然一般会隐藏身份,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由于自己学校的校园环境比较客观,有一些方面给了她认 识自己的勇气。“我基本没有挣扎过,觉得没有错,无所谓别人的看法。但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一般情况下还是会隐藏身份。但我会去给在挣扎当中的人一些提示和 帮助。在我周边,的确有许多人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使我很大程度上免除了排挤和歧视,所以我觉得蛮庆幸的。希望主流媒体的报道会更加客观一些,传递正确的 观念给大家。”
近年来,“性少数”议题日趋受到关注,社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也显著提升,校园环境中还拥有相对更多的理性与包容,对于打破性取向成见而言是一种有利环境。这些勇敢站到阳光底下的学生们,便是推动这种进步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