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恋屡见不鲜 近四成大学生建议严惩重罚

2016年06月29日 06:30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64.5%受访大学生认为有利益关系的师生不应恋爱

漫画:罗琪漫画:罗琪

  近些年,一些高校屡有师生恋爱的新闻爆出,且多涉及利益交换。有人认为,遵照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利益回避原则,应遏止师生间恋爱,端正风气。但也有人表示,恋爱自由,高校里的师生多已是成年人,既有判断的能力,也有选择的权利。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周围有过师生恋。对于师生恋的当事人,33.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有勇气,34.3%的受访大学生评价负面,32.3%的受访大学生觉得无所谓。

  仅22.8%受访大学生认同“师生恋很纯粹”的说法

  求学生涯漫长,到了大学,师生间的年龄和社会阅历差距已逐渐缩小,师生恋并不少见。调查显示,65.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周围有过师生恋。

  广东省某高校女生李冰(化名)在刚进入大学时,曾和一名30岁左右的外教有过一段秘密的恋情。“他是我的口语课老师,第一节课后就加了我的微信。可能外国人比较直接吧,他很快就跟我表白了。”回忆起这段感情,李冰感慨自己心智尚不成熟、感情经历匮乏。“他是我的初恋。”尽管两人约会、交往都格外小心,但3个月后,外教以“被学校发现了”为由向她提出分手,并在不久后因个人作风和教学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而被迫离开学校。

  整个过程中,李冰只将这件事告诉了一名同校好友,“毕竟还是怕‘老师’加上‘外国人’这样的身份引人非议。”

  当你得知身边的同学或老师处在师生恋中,你会如何评价当事主角?33.4%的受访大学生会正面评价,认为是有勇气、值得祝福的,34.3%的受访大学生对此评价负面,猜测有不单纯的目的。还有32.3%的受访大学生觉得无所谓。

  对于有人提出的“师生恋很纯粹”的说法,51.1%的受访大学生觉得不好说,2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同意,还有26.0%的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不赞同。

  就读于辽宁省某高校的赵蕾(化名)告诉记者,学校内曾盛传一女生与体育老师关系暧昧,该生毕业两年后与老师正式恋爱并结婚,成就了一段佳话。赵蕾认为,很多学生对师生恋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憧憬。“不过,师生恋是否目的不纯因人而异。那位体育老师在学生中有不错的口碑,因此学生之间几乎不存在质疑的声音。”

  66.8%受访大学生认为师生恋可能存在不正当利益交换

  师生恋不纯粹的地方在哪呢?调查显示,66.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是可能存在不正当利益交换,50.5%的受访大学生则不习惯巨大年龄差距,45.9%的受访大学生觉得会破坏伦理道德、师生秩序。

  此外,39.3%的受访大学生觉得会破坏公平竞争原则,30.8%的受访大学生指出学术风气因之败坏。

  北京某高校行政人员李桥(化名)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学生辅导工作已近7年。他告诉记者,尽管师生恋的传闻时有出现,得到证实的却很少,没有必要将师生恋特殊化,“只要双方自愿,又不存在某一方已有家庭等与伦理道德相悖的情况,师生恋就应该得到允许和祝福。”

  “师生恋会使其他学生利益受损的说法,纯粹是杞人忧天。高校老师和学生是成年人,理应遵守学校纪律、坚持职业道德,不能把私生活带入工作和学习中。”他强调,就算出现了以权谋私的行为,也应严惩滥用职权的个人,而不是将其归罪于师生恋本身。

  在李冰看来,师生恋不应被提倡,主要原因在于难以修成正果,并且很有可能对处于弱势一方的学生造成伤害。她认为,老师和学生在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让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对等的状态。老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权威”地位,很容易转移到恋人关系中,“一方一直掌握主动权,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很不健康。”

  65.6%的受访大学生指出,师生关系中,学生因为分数和命运受制于老师权力,会更加弱势一些。

  赵蕾认为,盲目揣测一段恋情的正当与否并不道德,但在学校环境里,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师生恋中的任意一方受胁迫,尤其要维护处于弱势的学生一方,“如采用多个导师共同评分的制度,以免权力在个别老师手上过分集中。”

  事实上,在一些国外大学,师生恋被明令禁止。很多老师奋斗一生获得的教职、地位、荣誉,会因为和学生纠缠不清,或发生实质关系而毁于一旦。

  47.3%受访大学生认同“权利不对等就不应该有恋爱自由”

  有人提出,要平衡恋爱和师生关系,最好的处理原则就是“权利不对等的地方,就不该有恋爱自由”。对此,47.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赞同,30.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不好说,22.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反对。

  李桥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任何一段男女关系中都有可能出现经济、情感、身份上的不平衡,不需要过度夸大师生恋的特殊性。

  那么,高校是否应该明文全面禁止师生恋呢?调查显示,35.8%的受访大学生赞成禁止,25.9%的受访大学生则表示不应禁止。38.2%的受访大学生觉得不好说。

  李桥预估,在学校层面出台禁止师生恋的相关规定,效果不一定好,“这个是禁不住的。我们能做的,是提高师生恋中恶意行为方的成本。”

  任教于电子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山学院的戴卫明认为,无论有没有直接利益关系,高校内的师生恋都不应该得到提倡。“学生会错把对老师的认同感看做是爱情,这样发展下来,会有局限性。”

  不过,她也反对明文禁止师生恋的做法。“这反倒会激发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教师也可能质疑校方过于极端,侵犯了个人权利,从而导致校园内部的矛盾。”在她看来,对待师生恋最好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强压,顺其自然。“把它当做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来设法解决,这种态度本身既无必要也难有效果”。

  她补充道,高校老师会约束自身,避免师生恋可能引起的各种争议。“但如果出现个别老师利用职位胁迫学生的情况,校方和社会必须加以严惩,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得到强化和完善。”

  要解决师生恋问题,64.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关键在于,不准有利益关系的师生恋爱。除此之外,38.6%的受访者建议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严惩重罚,27.8%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多加干预。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标签: 师生恋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109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158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