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何苦背上“告别负担” 烧钱现象何时休

2016年07月11日 08:32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毕业季,各种毕业纪念活动接二连三,拍摄写真、朋友聚餐、毕业旅行等,都快成为应届毕业生的“必修课”了。日前,国内一家人才交流网站对“毕业季消 费”进行了一项调研,数据结果显示,超过45%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季开支达到6000元以上,超过万元者高达26.71%,毕业开支控制在3000元以下的 仅为17.77%。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毕业季消费”数据与近期公布的多地平均工资形成对比,大学生的毕业消费水平已赶超当地城市平均月工资。

  纪念这样一段无法复刻的青春原本无可厚非,但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收入,还需要父母为自己的消费买单。即使有学生通过兼职获得一定报酬,但也很难应付如此高的毕业消费。

  强盛是广西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几次毕业聚会下来,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实习工资。吃班级的散伙饭,还有老乡、社团等不同类型的“离别聚会”,聚一次,吃一顿,唱一场,醉一次。邀约接踵而至,强盛已无力招架。

  早些年的毕业季,大学生常用纪念册留言、互赠照片和书等方式留念。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简单的毕业仪式,他们更喜欢选择聚餐、拍写真,甚至出国旅游的形式,花销不菲,也暴露出一些大学生消费观和价值观的错位。

  不 得不承认,毕业季“烧钱”的现象显然是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国人爱面子讲究人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们的消费心理。一些毕业生会觉得,当身 边同学都在呼朋唤友地出游、聚餐,自己如果不配合一下就会被旁人瞧不起。盲目跟风,用金钱来给自己撑门面,这显然是攀比和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

  在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之间的聚餐的确是对友情的一种巩固和联络,抓住青春的尾巴去游历也无可厚非,但是让毕业生们学会掌握消费的尺度、树立正确的消 费观,才是应该做的。不论是拍个性毕业写真,和同学聚餐,抑或是毕业旅行,就像是青春里最后一次的疯狂。但是毕业季的疯狂不一定要用“烧钱”致青春,量力 而行,才是对青春最好的致敬。

  大学毕业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比较理性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在毕业季,应该摒弃超出自身能力外的消 费需求,对过度消费的观念和行为进行自我纠偏,让毕业季在文明、简约中度过。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对其密切关注,倡导理性消费,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简单、质 朴的方式纪念毕业。毕业生不妨多开展些非“饭桌交往”,比如自发创意性的毕业仪式,能够留下美好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记忆良久,而不是喝得烂醉如泥,同 时也更有助于突破社交困局。

  分别在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不能让原本意义深远的“再见”,沦落为一种不堪重负的“告别负担”。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18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5913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最新
新浪首页我要评论分享文章回到顶部
关闭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