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势力崛起 中国好大学地图或将重绘

2016年10月14日 08:43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导读

  深圳、青岛等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由创新范式转型驱动和市场力量主导的适应性调整。这不仅会引起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格局的逐步演变,而且能够改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随着深圳、青岛等地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将跃升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势力”;不久的将来,“中国好大学”的分布地图或许将被重绘。

  9月30日,深圳市委常委会议通过该市首份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文件,界定“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前进路径,并称要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这份文件明确深圳未来10年要建成高校20所左右,彼时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无独有偶,东部沿海的另一座经济强市青岛也在高歌猛进地引进优质高校,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引进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于30所。在深圳、青岛之外,苏州、杭州、成都等经济强市也纷纷与优质高校积极“联谊”,以兴办容纳更多人的分校区。

  而另一边,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北京,却在该市“十三五”教育规划中明确,要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支持城区内的高校搬到邻近郊区或其它省份。

  在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城市竞赛中,首都北京是赛道上遥遥领先的“一超”,而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则是跑在前列的“多强”,青岛、深圳等许多城市跑在中后段。现在,北京放慢了速度,其他的城市在凶猛加速,赛道的竞争名次会发生变化吗?

  多名教育专家给出肯定意见,一批城市很有希望成为在新世纪(19.710, 0.00, 0.00%)崛起的高等教育“新势力”。这个城市名单包括深圳、青岛、杭州、苏州、合肥、成都等经济强市。这些城市的人才需求、财政实力和体制环境提供高校发展的基础。但专家们同时也表示,要促使“中国好大学”真正落地,仍需顶层设计更高层次的改革放权。

  高校“拥堵”北京城?

  对待高等教育出现“疏导”和“引进”的反差,事实上并不意外。

  在拥有高等教育资源之丰富之优质,中国内地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具备“叫板”北京的实力。坐拥首都和老牌超大城市的优势,北京城拥有本科院校66所,集结了26所211工程院校(其中9所是985工程院校)。随着人口急剧流入和城镇化发展,北京逐渐面临拥挤的焦虑。而顶层设计应对北京“拥堵”的策略是京津冀协同战略,要“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在北京的“十三五”教育规划中,高校们也被划定了“控制规模”的发展红线。该规划称,北京市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或新升格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而城六区高等教育不再校内扩建。同时,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另外,北京市将减少教育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人数。

  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徐振宇是一名经济学者,同时长期关注高等教育改革。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北京向外疏解高等教育资源其实是一种调配资源的行政手段,直接原因是为了控制北京的人口规模。在规模被限制的情况下,北京的各类高校要发展,只能往外扩大规模,比如兴办分校、联合办学。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但对中国内地而言,高等教育强市和经济强市、人口大市并不完全重合。从全球权威的一流大学评价标准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最新排名情况看,中国内地的教育格局是“一超”、“多强”、“一堆小”的局面。中国内地高校在 ESI 排名前100强中,北京有16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前十强,稳坐“一超”的龙头地位;其后的上海、南京均有9所,武汉、西安、广州均有6所,算得上“多强”;另外,青岛、长沙、重庆有4所,但青岛高校有3所在70名开外。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中国内地的100强排名。从全球来看,中国内地ESI 排名在45名开外的高校,世界排名已经在1000名以外。

  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宗晓华分析,北京鼓励高校外迁的行动,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教育资源优势(1911.745, -2.58, -0.13%)所造成的人口“拥挤效应”,背后反映问题的实质是,包括高等教育资源在内的优质公共资源高度集中所导致的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之间的严重失衡。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1950年代,国家财力有限,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是集中使用以提高效率,重点发展某些大城市。前述的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也均是当时覆盖东、中、西部的重点城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这是1950年代中国的工业基地,虽然未有优质高校扎堆在某座城市,但这一地区的优质高校也不少,比如当前在全国数座城市“攻城略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兴,则高校兴?

  但改革开放推动下的经济增长,早已经改变了1950年代的城市发展地位。这其中最“冤”的是深圳,这座1950年甚至不会标记在地图上的小渔村,如今已是中国内地经济和人口第四大市,却与985、211工程无缘,也是中国内地经济十大城市中唯一没有ESI中国内地100强院校的城市。这是一种极端不匹配的情况。而一些经济强市如宁波、烟台等,其高校也均无缘100强名单。

  经济实力雄厚的深圳市主政者想要改变这一状况。深圳9月30日出台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放出了深圳高等教育规划的“三支箭”——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这种布局“中国好大学”的“高远之志”,与此前“吹风”已久的深圳新建高校遥相呼应,这包括签订协议的清华、北大深圳校区,以及已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北理工莫斯科大学进驻的龙岗国际大学城。而这些大学的学科设置,则有明显服务“创新之都”需求的体现,如北京大学深圳校区主要发展的是信息技术和医药学。

  青岛同样摆出高调的阵势,引进的名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本省的山东大学。这种城市计划“十三五”期间引进不少于30所高等教育机构,仅今年前7个月就完成了2/3目标的签订。

  北京的高校需要“走出来”,这正好给求“校”若渴的城市们一大机会。目前已明确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这些本在首都的名牌大学,将要在深圳兴办承接本科教育的分校区;而另一家理工科名牌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则一口气与青岛、合肥、杭州、成都的市政府签下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在当地兴办分校区。事实上,这样的例子早些年已经发生,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早在2012年就办了苏州校区,而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吉林大学在更早也进入了经济特区珠海市。这波“分校区热”与当前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有所不同。涉及城市均位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

  “北京鼓励高校外迁,是在不损害其教育、科技和文化竞争力的前提下,把一些本科、高职和成人等类型教育转移出去。出于同样的逻辑,深圳、青岛等城市的扩张,主要目的通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来提高城市的教育、科技和文化竞争力,扩张的重点不是在低端层次的教育资源上。”宗晓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表示,我国以后高等教育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通过新建高校的外援式扩张,不会是今后的主要方向。深圳这样的规模大、经济发展快,对人才需求大,吸引高校办学,是一种较好的发展战略。这既能满足本地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一定意义上完善了当地高校格局。

  宗晓华进一步分析,深圳、青岛等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由创新范式转型驱动和市场力量主导的适应性调整。这不仅会引起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格局的逐步演变,而且能够改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这也意味着,一批城市跃升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势力”,值得公众期待。

  有钱就能办大学?

  对于高校而言,位于经济发达城市最直接的好处是“有钱”。在中国内地城市的高等资源调配中,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中央部属院校钱多,地方院校钱少;东部沿海城市院校钱多,中西部城市院校钱少,是高等教育内地城市布局的现状。

  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高等学校科技技术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在2015年收录数据的64所教育部直属院校中,拨付经费约612亿元,平均每所院校获得经费超9.56亿元。地方院校却差得多,已收录数据的有1037所,拨入经费约48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只能分享4628.73万元。这一经费平均水平与教育部直属院校差距几乎在20倍。

  在地方院校“钱紧”的背景下,经济大市财政资金便成了当地高校的保障。徐振宇对此有所体会:“不仅是西北、西南的高校,连华北城市的高校有很多人才都‘孔雀东南飞’了。其中一个原因是,连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高校人才引进开的‘价码’,都比不上东南沿海城市的一些高校。”

  经济大市确实有对待高等教育“豪爽”的财力。再以深圳为例,其2015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27.06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这一规模相当于拥有6所 ESI 内地100强院校的武汉两倍有余。这也意味着,深圳很大程度上具备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而苏州、杭州、成都、合肥等城市,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排在全国前30名。

  不过,一座城市有了钱,就能办好大学吗?做到这一点,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的钱要流到支持高等教育的渠道上去;二是保障政府输出的经费足够支撑高校的发展。在徐振宇看来,现行的体制未必能很好解决这两个问题。

  在徐振宇看来,尽管深圳等城市成为高等教育新的重点城市未来可期,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解决体制的问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担忧的是行政体制问题。他认为,很多高校选择在深圳等东部沿海,除了当地的商业环境,主要还是跟当地的政府管理相关。“未来城市发展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高校自主管理的能力,要减少高校行政的束缚。高校需要有一个成熟的社会环境,从其周边来讲,政府要尊重高校的发展自主权。”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强调。

  而更深层次看,体制问题还包含如何解决高校教师跨市、跨区域流动授课、不同校区如何协调、联合办学如何合作等问题。

  但无论从经济还是从行政体制层面看,东部沿海城市的环境总体比中西部城市好很多。徐振宇预测,将会有更多中西部城市的高校人才加速流向东部城市。而韩民也表达了对中西部城市金字塔中下层高校更加艰难的担忧。

  “东部更多由市场因素推动,而政府在承认市场发挥基本资源的前提下,弥补市场的不足。政策的落脚点主要是扶持中西部等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地区。”韩民说。 记者 戴春晨 实 习 生 黄妙哲 邓雪芬 广州报道

  责任编辑:李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664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79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