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

2016年11月11日 15:39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教育讯 11月11日上午,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创新(Sinologies in Comparative Context: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这一主题,对于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了对话。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牛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伦敦大学,莱顿大学、罗马大学、维也纳大学、巴塞尔大学、都柏林大学、安卡拉大学、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筑波大学等国外高校的学者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前驻外大使杨厚兰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主持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起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了四届,从“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汉学与跨文化交流”、“汉学与当今世界”到“东学西学四百年”,历届大会的主题设定始终体现着汉学的发展趋势,追随着世界的变化格局。如今,世界汉学大会成为了一个参与和推动新汉学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空间。2014年在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上,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成立并常设于中国人民大学,两年来,理事会也为沟通中外、联系全球汉学家做出诸多努力,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靳诺指出,本届大会在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探讨“汉学”的多重可能性,以复数形式(Sinologies)表达“汉学”,不仅体现着“只知其一者,一无所知”的学术传统,也与中国儒家“二人成仁”的伦理观念相互呼应。在世界文化越趋多元发展的21世纪,汉学研究超越“他山之石”、“以人为镜”的层次,从“知其二”进而“察其三”,必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她希望中外学者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通过学术交流勾连历史与未来、精神与现实、海内与海外,为汉学展开新的画卷。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表示,在全球化、技术化的背景之下,人类社会已经凝聚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如何推动各国之间的文明互鉴与学术交流,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共同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眼前的重大挑战。本届世界汉学大会的主题“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革新”,恰为来自全球的汉学学者们提供了思考交流的空间,在不同的文化视野下观察和理解中国。有鉴于此,孔子学院总部将继续以创新共享的态度,与汉学家们加深合作,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完善“孔子新汉学计划”等具体措施,为更多的青年学者搭建思想对话的平台。

  与会学者认为:汉学最突出的特质就在于跨文化、跨语言与跨学科。汉学不仅是文化对话的天然媒介,同时也必然启发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必然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推助人与人的相识、相知、相通。世界汉学大会始终致力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

  据了解,以往四届的世界汉学大会规模较大,出席上一届大会的国外学者甚至超过了100位。本届大会则根据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的建议,力图缩小规模、凝练议题,着重于更充分的对话和交流。尽管如此,出席本届大会的仍有近40位海外学者,30多位参加“孔子新汉学计划”的海外博士生以及40多位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学者。

  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的主题特别用复数形式表达“汉学”(Sinologies),这本身便突显着汉学本身的多样性。为此,本届大会的全部发言都采取中外学者直接对话的方式。在未来的两天里,与会学者将围绕“汉学与中国”、“汉学与西学”、“汉学刊物的百年回顾”、“汉学范式的古今之争”等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本届世界汉学大会还设有两个专题论坛,其中“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论坛吸引了40多名来自各国的青年学者;“中日韩共用汉字辞典编撰论坛”将汇聚三国学者,就“中日韩共同常用汉字表”的进一步开发展开讨论。(刘启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685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0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